现代快报讯(记者 龙秋利)近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共有 7 个章节,包括五大核心内容,描绘了示范区 2035 年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在发展目标方面,《规划》提出:到 2025 年,示范区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高端高新的绿色创新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统筹协调的产业功能布局基本形成,共建共享的产业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示范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初步发挥。
到 2035 年,建成拥有高显示度和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 活力源 "、创新生态 " 智力场 " 和江南水乡 " 魅力湖 ",构建国际一流的绿色创新产业体系,全面塑造生态、创新、人文有机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更加成熟、更加有效的区域产业合作机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 " 绿色创新产业之心 ",为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样板示范。
在构建绿色创新经济新高地方面,《规划》明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增强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绿色创新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将从以下五点发力:数字经济方面,发展 " 北斗 +""AI+""5G+"" 大数据 +" 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创新经济方面,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绿色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服务经济方面,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绿色金融、文化创意等与生态资源、创新资源相契合的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方面,放大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溢出效应,引进培育一批功能性、科技型企业总部;湖区经济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康健、现代特色教育、绿色农业等滨湖产业。
在打造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方面,《规划》表示,将打造 " 两核驱动、两轴带动、组团联动 " 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打造先行启动区 " 创新绿核 " 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 动力核 "。二是打造沿沪渝高速和通苏嘉高铁产业创新功能轴。最后是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小城镇,建设 " 六大创新经济组团 "。
在高水平建设的先行启动区方面,率先集聚一批标志性项目和功能型平台,先行先试探索跨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打造要素聚合的创新活力区、集约高效的产业特色单元、魅力彰显的文旅休闲胜地,将示范区打造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 " 创新绿核 "。
在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方面,按照推动 " 新发展理念集中落实、一体化制度率先突破、深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 " 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 " 六大示范工程 ",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探索跨区域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形成绿色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