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田园麻江 2023-07-21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秀出麻江最炫民族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麻江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鼓励各学校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将当地特色民族文化与学校传统大课间创新有机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魅力,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 咚、咚 ..." 的鼓声响起,便到了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时间。走进新场小学,铿锵有力的鼓声响彻校园,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跟着节奏抬脚、拍手、跳跃、转圈 …… 以灵动的姿态在跳着布依竹鼓舞。

"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传承本民族文化,我校把布依竹鼓舞引入大课间活动,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使我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更丰富多彩,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 新场小学大队辅导员雷泰凯说。

粑槽舞是麻江县特色民间舞蹈之一,舞者围绕粑糟,边敲边舞而得名,是畲族人独创的一种古老舞蹈,距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隆昌小学将粑槽舞融入校园大课间,不仅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间操活动形式,更是成为了校园的一大教学特色。隆昌小学学生王瑞琪便是今天的舞者之一,刚刚跳完舞的她开心地说:" 粑槽舞是我们畲族的一种传统舞蹈,我很喜欢 "。

除此之外,隆昌小学还将畲族武术、畲族刺绣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校园,以畲、汉 " 双语言 " 共同辅助教学,促进当地特色文化教育的发展。

在麻江县坝芒小学、卡乌小学,随着音乐的变化,板凳舞、芦笙舞等舞蹈也在一一呈现,让麻江县特有的民族歌舞在学校操场上汇集成了一套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元素舞蹈韵律操。

" 我们把非遗文化引进校园,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意识,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卡乌小学校长杨子江向记者介绍。

当前,全县义教阶段 25 所中小学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将传统音乐和舞蹈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中,打破传统单一的模式,形成了独特的 " 传统民族文化舞蹈大课堂 ",让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潜移默化间推动民族文化传承。(李洁 甘宇枫)

编辑 曾黎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舞蹈 教学 综合素质 中小学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