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是一座诗意的城市
历代诗人咏襄阳的诗篇数不胜数
而李白的《襄阳歌》无疑是其中翘楚
称之为李白为襄阳打造的名片也毫不为过
今天就跟小游一起品读下
诗仙李白的《襄阳歌》吧
《襄阳歌》
唐 李白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gui 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读这首诗时想必大家都会有些疑问
这是他第一次来襄阳吗?
这次来襄阳做什么呢?
他为什么会做出这首《襄阳歌》呢?
别着急,接下来小游跟大家一一解答
开元二十二年,李白在漫游途中 " 历襄汉 ",这一年,他三十四岁,距离他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 已经过去了八年,风华正茂,文名初传,对个人才能充满了自信。李白来襄阳这是第二次,这次再来,其实是要见一个人——韩朝宗。
也是在这一年,韩朝宗从中央来襄阳地方任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人称韩荆州。韩朝宗喜欢提拔后进,曾经推荐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于朝廷,在读书人中很有令誉,李白同样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得到他的举荐,从而进入仕途,实现 "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 的政治理想。所以这便是他来襄阳的目的。
韩朝宗
游走豪门,干谒求达,本是唐代士子的惯用手段,只是意气风发的李白,显然并没有求人的自觉。他在《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中写道:"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一个 " 长揖 ",就见得他的恃才傲物。
他先上书一封《与韩荆州书》,把韩朝宗比作汉之王允、晋之山涛,但更多的,却是夸口自己 " 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而更关键的是,李白并没有像普通求官者一样,诚惶诚恐地以 " 行卷 " 投递,而是 " 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这意思就是,我写的好诗文确实很多,但是你要想看的话,得恭恭敬敬地请我去作,而不能招之即来。
整篇文章,固然写得气势横生,不卑不亢,却完全没有求人的自觉,当然地没有得到韩朝宗的礼遇,求荐之举,了无下文,古人猜测或是 " 长揖见拒 "。对此,李白愤懑不已,当时就作《襄阳歌》以抒情怀。由此可见,李白这次的襄阳之行并不如意。
《襄阳歌》读来具有李白诗一贯的汪洋恣肆的特点,更加上该诗以饮酒为主题,行文更是飘逸潇洒,但其中用典其实不少。"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 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开篇赋襄阳故事以起兴,是用了西晋征南大将军山简在襄阳饮酒的典故。西晋永嘉三年,西晋政权摇摇欲坠,内患外祸,但是被派驻到军事重地襄阳的山简却 " 优游卒岁,唯酒是耽 ",经常到习家池去饮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生生把一个习家池喝得改了他自己命名的 " 高阳池 ",喝得襄阳的儿童把他编成了歌谣唱:" 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 。举鞭向葛疆:‘何如并州儿?’ " 倒骑马,歪戴帽,行政长官如此,襄阳军备之废弛可知,却意外地在中国饮酒史上留下了佳话。
习家池
以此故事为开头,叙事同时不经意间切入主题,表达了对山简这种饮酒态度的高度认同,借重了典故,却没有用典的生硬,省力省笔。所以在《襄阳歌》中,李白可谓是一吐为快。
" 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鸬鹚杓,长柄的酒勺,鸬鹚,就是一种长颈的水鸟;鹦鹉杯,形如鹦鹉的海螺制成的酒杯。夸张喝酒的数量,尽显豪气。
要喝这么多的酒,从何而来呢?
"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原来在这位酒中之仙的眼里,汉水的一江碧水都是美酒,而且,还进一步想象,这么多的酒,那酿酒的酒糟也要堆成山丘高台了。
李白遍游天下,阅尽山水,他准确地把握了汉水颜色的特殊之处——如同野鸭子头部羽毛般,不但碧绿,而且闪亮。从此," 鸭绿 " 成为汉江的独有色彩描述,到明代," 汉江鸭绿 " 成为襄阳十景之一。
杨潇摄
" 咸阳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 叹黄犬 ",是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市中被腰斩之前,对他的儿子叹息说:" 我想跟你们牵着黄犬,出东门外追猎野兔,再也不能够了!"
而晋朝羊公一片石,则是指岘首山上为建立了卓著功勋的西晋征南大将军羊祜所立的堕泪碑。不管是李斯还是羊祜,他们都建立了莫大的功勋,但是李斯却不得善终,羊祜虽备极哀荣,但是也已经湮灭于历史长河。
岘山
此处,亦有暗讽韩朝宗之意,以羊祜堕泪碑之历历有名,仍不免被人忘却,韩朝宗所谓 "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 的当世虚名,又能维持多久呢?所以,从诗中看,李白饮酒后渐入佳境,酒饮至深处感叹更多。
同样是饮酒主题,长期以来,《襄阳歌》被《将进酒》所盖,"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惟有饮者留其名 " 等句子知名度很高,但是,《襄阳歌》中 "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 一句却更为识者所爱,多少人从其中窥得人生真正的况味,欧阳修称其 " 惊动千古 "。"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从来是与我们身形相俱,而且不费分毫。
饮酒至此,醉意渐深,所以 " 玉山自倒非人推 ",发出了 "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 的感言。结句 "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所谓 " 山出云雨,以润天下 ",朝廷下诏求贤,这种恩泽却被韩朝宗这样的官员所阻,徒有虚名,令人徒增悲伤。
人们读这首诗,往往被其表面饮酒作乐的调子所迷惑,认为它任情放浪,或主题不健康,但其实不然,其中隐藏着极深的感慨,也同样透露李白报效国家的愿望,而愿望有多强烈,愤慨就有多激烈。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襄阳歌》中的及时行乐、放浪形骸,也许,我们才能感受一代诗仙的脉搏。
杨潇摄
襄阳虽不是李白的故乡,但襄阳有他的朋友孟浩然,有他喜爱的岘山、汉水,所以他数次来到襄阳,多次写下关于襄阳的诗歌,这首《襄阳歌》,不管是用典使事,还是描摹山水,都透着非同一般的熟稔,李白于襄阳,不是过客,而是一个热情的朋友。
来源:襄阳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