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飞 记者 黄艳)7 月 24 日,在刚刚落幕的第 55 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上,南京外国语学校 2023 届高三(2)班庄楚越同学获得金牌。这是南外学子在五大学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的第十一枚金牌。
本届 ICHO 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举行,共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 多名选手参加。比赛时长共计 10 小时:5 小时的实验实践考试和 5 小时的书面理论考试。中国代表队的 4 名高中生,全部获得金牌。
△左二为庄楚越
庄楚越曾获得以下奖项:
2020 年第 34 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
2021 年第 35 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金牌
2022 年第 36 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中国国家队
2023 年第 55 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金牌
此前的 2022 年第 36 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上,高三年级的庄楚越、王妙杰、冯元杰获得国家金牌,其中庄楚越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直接保送北京大学,王妙杰、冯元杰获得强基破格资格,在高考中以优秀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大学。
庄楚越说:回顾两年多来的竞赛生涯,首先应归功于对基础学科的热爱和宏观层面的规划。上南外后,自主、宽松、严谨的学习氛围让我有机会自由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宏观上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初中时,我尝试参加过数学、物理、信息竞赛的学习,但我一直对化学有更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初三完成科技特长生选拔考试后,我开始主攻化学。进入高中以后,在化竞教练组和学长团队的指导和带领下,系统学习了无机、有机、结构、物化等各个模块。除了做好规划,更重要的是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要精准到答卷上每句话的表述,需要通过不断刷试题检验学习成果。所幸,南外化竞团队的 " 传、帮、带 " 精神和对每一次选拔、每一道试题细节的打磨都是竞赛选手最后能够获得成功的保证。俗话说 " 若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若想走得远,一群人走 ",我们的化竞团队也是如此。在学校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学长们的引领下,我们平时相互查漏补缺,考前集训共享题库互帮互助,考后各种交流、总结和提高,正是在这样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里,我们的成绩才能稳步提升,最终摘得金牌。
据了解,这块沉甸甸的金牌,也是继戴江齐获得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之后,本届南外高三学子获得的第 2 枚五大学科国际奥赛金牌。南外在落实好 " 双减 " 政策的同时努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学生对基础学科的热爱,完善 " 全学科、全学段、全时空 "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体系,助力学子脱颖而出。(学校供图)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