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7-27
共建共治生态环境,协同推动产业发展!红古区高水平推进红古—民和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以来,红古区高水平推进红古 - 民和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深化与青海省民和县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形成了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产业发展协同推动、文旅资源融合发展、市场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协同共治的工作局面,以打造兰西城市群合作共建样板。

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方面,红古区坚决扛起 " 先发力、带好头 " 的使命担当,立足打造两河流域生态秀美品质之城的目标,先后编制了《黄河流域(大通河 - 湟水河红古段)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红古区 " 十四五 "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扎实推进湟水—大通河交汇水系生态修复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以及湟水河、大通河等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快构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带。

" 我们持续加大区域联防联控工作力度,联合开展辖区内流域电站管控、水质监测、执法检查、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联防联控机制,24 小时实时监控重点涉水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 红古区水务局负责人如是说。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红古区协同青海省民和县及时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妥善处理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进一步完善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海石湾、窑街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积极推进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了流域系统治理水平,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产业协同方面,该区聚焦产业经济,结合自身优势,着力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城乡品质,持续推动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甘青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两区县立足自身农业发展优势,通过抓好设施农业,打造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发展高效果蔬产业,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活动,大力发展 " 合作社 + 农产品 + 旅游 + 采摘 " 休闲农业模式。通过举办牡丹节、采摘节等节会活动,共同打造 " 智慧农业 " 和 " 都市农业 "。

此外,两区县还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政策、基础比较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协作,构建红古民和工业发展 " 一盘棋 " 格局。重点培育铝产业、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炭素产业集群,探索兰铝、方大与民和光大炭素、青海西部水电等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项目,持续壮大 " 城市矿产 " 循环产业链。同时,加快 G6 京藏高速海石湾收费站改扩建、平安镇出入口、S305 民小公路民和米拉湾互通工程项目建设,推动 S233 海窑隧道复线、河桥至海石湾高速项目前期办理,谋划共建翠泉湟水河大桥、马聚垣湟水河大桥,进一步畅通区域交通大通道。

据了解,红古区将着眼当地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强化政策措施研究,完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 " 放管服 " 改革力度,着力化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让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走进群众心里,成为引领兰西城市群建设点上突破、线上带动、面上示范的重要支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一审丨编辑 金露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相关标签

黄河 生态环境 青海 污染 大生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