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07-28
【文化】姜长英和《中国航空史》:一生只为一事而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以 " 奋进新征程 书香润中华 " 为主题的第 31 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27 日在山东济南开幕。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品的《中国航空史》亮相书展,并将举行关于此书的座谈会。

这是一本极其简朴而又极其厚重的大书。

说它质朴是因为在它泛黄封面上只有五个大字 " 中国航空史 ",这是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

之所以说它厚重,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部《中国航空史》,是当时唯一一部最为全面、最为系统、最为完整和最为翔实的中国航空史料,是中国航空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它的作者是西北工业大学姜长英教授,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史专家。姜先生于 1930 年开始收集史料并立志撰写中国人自己的航空史,历尽坎坷而矢志不渝,横跨半个多世纪终于著成大书。钱学森曾 6 次给姜长英写信探讨《中国航空史》的编写工作,希望《中国航空航天史》出版流传,以教育后代。

1987 年,姜长英先生 83 岁高龄,在五改其稿,三易出版社后,《中国航空史》最终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正所谓 " 一生只为一事而来 ",姜长英与《中国航空史》必将载之于史册。

▲ 1987 年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国航空史》

一部中国航空史的诞生

1926 年,姜长英在南开大学毕业后,恰逢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华招工,他被录取后自费赴美留学。受 1927 年林白单身飞越大西洋的感染,他选择去底特律大学读航空工程系,由此也决定了他一生志向。1929 年底,姜长英回国后立志要为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拒绝了父亲为其找好的汽车专业的工作,来到沈阳东北航空司令部修理厂。从那时起他已经开始注意搜集航空史料,因为他有一个志向,就是要为振兴我国航空事业编写中国人自己的航空史,一定要抢在外国人前面。

▲ 1926 年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推荐 9 名学生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半工半读(后排右一为姜长英)

▲ 1929 年姜长英在海斯飞机公司从事飞机设计制造工作(左一为姜长英)

他在《中国古代航空史话》自序中写道:" 要使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对于航空科技是有大贡献的,使每个中华民族子孙都引以为荣,并感到自豪。"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正式开始动笔撰写,1949 年写成《中国航空史料》(简称《史料》);1959 年写成《中国古代航空史话》(简称《史话》);1965 年,写成《中国航空史稿》(简称《史稿》)。1982 年,西工大将三本铅印成讲义。1987 年 6 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用尽六十年心血写就的《中国航空史》。

▲姜长英《中国航空史》手稿

钱学森与姜长英的 6 封书信

姜长英在编著《中国航空史》的过程中,引起了钱学森的高度关注。钱学森曾 6 次给姜长英写信探讨《中国航空史》的编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封信是 1982 年 11 月写给姜长英的。

钱学森在信中写道:" 您多年来研究我国航空航天历史,很有成绩,发表论文多篇,今又把积稿印成教材三册一套,实可敬佩!我希望您能将讲义整理成《中国航空航天史》出版流传,以教育后代。"

钱学森还在信中提出对编写航空史的建议:(一)写史不可无议论,不然成了流水账。史论当然要有原则指导,这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论史的一个方面是人物评价,历史功过应有公论。总之,写史要敢于讲话,不要拘束。用三中全会以来的话就是 " 解放思想 "。

叶永烈与姜长英的隔空论战:直升机还是直升飞机?

《多谢 ! 爱管闲事的教授》是叶永烈先生 80 年代发表在新民晚报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他作为一名科普作家和西北工业大学姜长英教授就 " 直升机 " 还是 " 直升飞机 ",进行了一番隔空 " 论战 ",这是一场鲜为人知的 " 论战 ",已成为中国航空史研究上的一段佳话。叶永烈先生认为,叫 " 直升机 " 还是 " 直升飞机 ",根本不影响大众传播。而作为中国航空史奠基人的姜长英教授,却以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求证 " 直升飞机 " 为错误称呼,必须改正,尤其在大众传播中,不应该以讹传讹。以至于三番五次给叶永烈写信要求更正。在他看来,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天大的事!!!

此次 " 论战 " 引起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高度重视,经其研究决定为纠正公众对直升机错称 " 直升飞机 ",有必要通过新闻媒介作进一步的宣传,就此问题再次提醒人们注意改正错误,使错误叫法不再流传。

中国航空史的奠基人

" 鉴古可以知今,了解过去可以指导未来。"

其史料丰富翔实,分析科学系统,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写的航空史,是当时唯一一部最为全面、最为系统、最为完整和最为翔实的中国航空史料。1987 年,《中国航空史》出版之后,立即受到航空史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航空史》以大量丰富翔实、准确的史料,说明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才能与智慧及对世界文明在航空方面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它 " 史论结合,观点明确,爱憎分明,对读者来说能得到比史实本身更多的东西 "。

著名航空史评论家陆永正指出:" 该书专业性强、资料性强,资料又丰富,注释又精细,还顾及技术史的发展脉络,为人们对航空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四通八达的线索,必将极其有效于促进深入研究的进程。…… 总起来说,该书能给人指南、给人钥匙、给人研究的资料库,确实具有‘百科全书’的特色。因此,该书作者姜长英确实不愧为中国航空史的奠基人。"" 其影响不仅超出了航空界,甚至超出了中国。…… 美籍学者朱永德先生己将这部著作介绍到国外。"

▲中国航空博物馆成立的航空史研究室以姜长英名字命名

▲ 2016 年西北工业大学姜长英航空史料馆开馆

* 本文内容资料均出自整理自《姜长英纪念文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1 版),略有改动。

编辑 / 周芝屹

相关标签

福特 航空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人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