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8-03
雨花英烈邓振询牺牲80周年,72岁孙女到雨花台祭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 8 月 3 日是雨花英烈邓振询牺牲 80 周年。当天上午,邓振询烈士的孙女邓春兰作为亲属代表,专程从家乡赣州来到南京雨花台祭扫。72 岁的邓春兰表示,此行代表全家人,也代表爷爷家乡的村里人,虽然自己身体不是很好,但还是前来祭扫。

烈士后人与志愿者一同扫墓

8 月 3 日上午 9 点,在苍松翠柏环绕的雨花台烈士陵园知名烈士墓区,邓春兰和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 小雨滴 " 志愿者一起,来到邓振询烈士墓前。

邓振询,又名邓仲铭,1943 年 8 月 3 日牺牲于南京江宁,是抗战期间在江苏敌后战场牺牲的最高职务的中共地方党委干部,2014 年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 300 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祭扫仪式上,全体人员向烈士墓三鞠躬后,邓春兰和志愿者代表向烈士墓碑敬献花篮。" 小雨滴 " 志愿者现场诵读了缅怀邓振询烈士的诗歌。最后,参加人员绕烈士墓一圈,以示缅怀。墓碑前,邓春兰深情地说:" 爷爷,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现在,你们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邓春兰说,她第一次来雨花台是 1979 年结婚时。她的爱人是一名军人,他们相约专程前来祭扫和瞻仰。2005 年退休之后,她几乎每年清明节都来为爷爷扫墓。

" 为了更多人有完整的家,爷爷的牺牲值得 "

" 我们一家人对于爷爷最深的印象,就是定格在照片上的形象。" 邓春兰说。邓振询 1926 年参加革命之后,基本很少回家。他的儿子、邓春兰的父亲邓东林很少见到父亲,父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邓春兰虽然从未见过爷爷,但在她心目中,爷爷很伟大。" 为了国家,为了更多孩子有爹妈、有完整的家,他舍弃了自己的妻子、孩子。作为晚辈,我们虽然缺少了他这个家人的陪伴,但也没有什么怨言。因为,为了大家的幸福和未来,总是要有人付出的。烈士们流血牺牲,是为了我们今天更好的生活,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几十年来,我们看到了国家的腾飞、发展,各个方面都没有辜负烈士们的期望。"

虽然邓振询已经牺牲 80 年了,但是在邓家人的心目中,他一直活着。" 他的精神是永恒的。" 说到动情处,邓春兰忍不住落泪," 爷爷的精神,一直在家风里传承。我们一家都很低调,从来不炫耀祖辈的功勋,而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纪念馆获捐珍贵文献,志愿者接力传承英烈精神

祭扫仪式结束后,邓春兰前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红领巾讲解员在馆里为邓春兰讲解。在邓振询烈士的展板前,邓春兰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捐赠了《邓氏联修族谱》,还见证了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等高校师生代表捐赠了多份邓振询烈士史料文献。

此次捐赠的史料包括 20 世纪 80 年代的《邓振询》短篇传记的手稿、江西省 1982 年油印《邓振询传记(征求意见稿)》等。这些文献来自南京工业大学和南航金城学院教师的收藏,师生们在整理资料发现后,决定无偿捐赠给纪念馆。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邓振询烈士的生平事迹,其中有的文献是初次发现,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我们将进一步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更完整地复现邓振询烈士的生平细节。" 雨花英烈研究会理事胡卓然表示。

此次祭扫前夕," 小雨滴 " 志愿者前往位于南京江宁区禄口的邓振询烈士殉难地举行寻访和缅怀活动,并且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完成了对殉难地纪念碑的三维建模。他们将建模成果展示给烈士亲属邓春兰。今后,殉难地纪念碑等实景,可以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向烈士家乡的人们远程展示。

现代快报 + 记者 刘静妍 / 文 施向辉 / 摄

(校对 胡涛 编辑 谢静姝)

相关标签

志愿者 南京 民政部 活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