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牢固树立三种思维,深入开展 " 三聚三新 ",实现并延续首季 " 开门红 "。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1%,增速居全省第 5 位。工业税收 70.3 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增长 16%。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居全省第 2 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居全省第 1 位。
树牢有解思维,集聚全方位要素,打造工业发展新生态。我市开展要素保障大集活动,现场收集要素需求 269 项,当场办结 159 项,拿出解决方案 110 项;创新绘制项目地图,实行五色标识,指导企业按图索骥、精准选址、快速落地,今年以来,我市报批工业项目用地 706 亩,同比增长 137%,供应工业项目用地 1679 亩,同比增长 14%;打响 " 泰好办 " 服务品牌,创新重大项目 " 绿卡 " 制度,为近 200 个 " 绿卡 " 项目解决问题 1000 余个,审批提速 75% 以上;成立泰山数字经济工匠学院,着力培养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上云、专业运维、软件研发、网络安全等专业技能人才,打造产业链发展 " 加速器 ";大力实施企业上市突破行动,确定 50 家上市 " 种子企业 ",开展 " 五链融合、科技支撑 " 行动,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与纺织服装产业链企业融合发展为样板,大力推广 " 人才共育、技术共研、资源共享、招商共促、项目共建 " 的 " 校链企 " 融合发展模式;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链项目 " 揭榜挂帅 ",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 " 国家重大基建工程用高性能土工复合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 荣膺第七届 " 中国工业大奖 ",石横特钢精品特种钢全流程智能示范工厂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近五年来的重大突破。
树牢链式思维,汇聚全链条政策,开辟链式增长新模式。我市建立瞪羚企业、" 专精特新 " 企业培育库,今年以来,新培育认定省级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 178 家,新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56 家、省级绿色工厂 7 家;建立 " 泰企通 " 线上服务平台和产业链专班人员全覆盖包保规上企业制度,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上门服务、应享尽享,累计梳理 10 大类、170 多项核心政策文件,形成 3 批《政策汇编》,上传平台 1000 余条,市县两级新制定出台靶向政策 48 项;成功引进零碳智慧新能源开发、锂电正极材料修复等一批关联性强的优质项目,实现链条 " 填空补缺 ";建立 " 链主 + 链上 " 基础配套服务体系,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 生态圈 ",累计培育锂电新材料、智能起重机械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6 家,数量居全省第 1 位。
树牢平台思维,凝聚全领域力量,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我市建立新型工业化项目策划、签约、开工、要素保障、集中观摩 " 五大比拼 " 以及链长问效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线问效 " 两大问效 " 推进机制,累计集中开工的新型工业化项目 524 个,总投资 2336.07 亿元,已有 91 个项目竣工投产;统筹整合数据资源,打造并上线泰山产业会客厅,泰安概况、工作动态、" 泰好客 " 招商平台、" 泰企通 " 服务平台、" 泰好品 " 供需平台等五个板块已上线,产业大脑和泰山智造科创平台正在规划建设,已入驻企业 1068 家,完成信息维护 526 家," 泰好客 " 招商平台板块已重点推荐策划项目 306 个;组建 "1 个制造业联盟(协会)+13 个产业链行业商(协)会 " 的商(协)会体系,搭建政企之间、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平台,全面助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把解决好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今年督查工作重点,对企业诉求 " 接诉即办 " 平台、"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互联网 + 督查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等渠道反映的问题线索重点督办,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督办机制,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记者 : 崔东旭
通讯员 : 高传庆 郝飞
编辑 : 乔雨晴
审核 : 王婷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