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我喜欢一个人从黔灵山公园后门进去,沿石头山路而上,一览全城小。
石头小路约三尺宽,隐伏苍绿中,依山而建,蜿蜒而生。青石路走着最是贴心。层层石阶,堆满重重心事。每迈一步,仿若与山静静对话。行至半山,多有几分口渴,卖萝卜卖黄瓜者适时出现,花钱少许,便可解渴充饥,着实快哉!
记得初走小道,曾注意险崖下挂有人背石筑路的照片,其后不知怎的就没了。我历来对景区险峻小道不甚赞成,尤其不喜人为追求险峻。
这么想着,大汗淋漓间便到了山巅。近看小关湖卧于脚下,远眺贵阳城安在日光中,山路两头,人或上或下,莫名感到站立神圣之巅。百顷绿波,送来股股清风,爽意阵阵,真是不忍下山。
下山了,才知道什么叫上山容易下山难。两条不常锻炼的腿,经上山一个半小时的折腾,不禁有些微颤,多数人选择侧行而下。上山时歇息是为贮备体力继续登高,仰望山岚不免略露怯意;而下山时小坐尽可放松心情,独享丛林美景。
游黔灵山,不能不说猴子,那一个个野生猕猴,是黔灵山的主人。数年前第一次上山,便识猴哥性野,一瓶才买矿泉水被抢,索性站看顽猴如何饮之。但见此猴坐于石上,可谓 " 坐有坐相,吃有吃相 ",左前腿抱紧瓶,右前爪启盖,继而双前腿抱瓶举之饮之,甚是可爱。据我多次观察,总觉弘福寺附近猴子较之他处性情更显温和,许是有佛度化吧。
弘福寺附近,多有妇女叫卖香烛。我年近而立,未沾官气,亦无奢求,布衣之人,无需神佑,且商味甚浓,不愿久留,匆匆而过。倒是下山道旁石壁丹红窠体大字 " 心即是佛 ",甚合我意,曾双手合十留影一张。
山下鱼池,红白鱼穿梭往来。游人栏边掷食,群鱼翻出,绿水相映,好看至极。池边树上,数猴你跳我跃,欲坠水却又攀枝而上,引人惊呼不已。一游客塑料袋装荔枝龙眼上山,一猴悄悄尾随,忽而跃起,扯烂塑料袋,荔枝龙眼满地尽是。群猴一拥而上,捡而食之,众人大乐。忽而想:这黔灵山众多野猴,倘是有朝变乖变巧,可有今日之趣?
纵使周遭人声喧哗,于我而言,也无几多干扰。漫步、快走,沉思、冥想,一切由着自个心情!闲坐着,看地上蚂蚁,用相当于竞走的速度,迅速爬来爬去;坐久了,招来蚊虫叮咬,流水落花,闲人磨牙。一个人的情趣,只有乐意找寻,总还是有的,何况在黔灵山中。
来源 贵阳日报
编辑 周欢 / 编审 黄聪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