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医院正副院长被查后 " 痛哭忏悔 " 的视频引发舆论广泛热议。据四川 " 廉洁宜宾 " 通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谢明均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利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在视频中,谢明均哭诉:"…… 我痛恨我自己,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我要那么多钱做啥子嘛(什么)。" 杨利也后悔不已:" 我现在五十几岁的人了 …… 十几年的牢坐出来,怎么养老?"
两名被查院长的 " 痛哭 ",是真心后悔还是在打 " 苦情牌 ",不得而知,不过两人终将为自己的贪腐付出代价。
最近,全国医疗领域刮起反腐风暴。自 7 月中下旬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有关部门多次重磅发声,表达对医药反腐决心。国家卫健委也发布消息称,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已有近 160 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医疗领域腐败问题可见一斑。
梳理发现,医疗领域腐败,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向管理和服务对象放贷并收息,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工程项目、医疗设备及耗材采购等方面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 …… 腐败形式多种多样,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从部分被查案例来看,无论是涉案金额还是涉及面,都让人触目惊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曝光一起案件:一台进口价 1500 万元的医疗器械,某市人民医院以 3520 万元买入,院长吃掉了 1600 万元的回扣。这从侧面提醒我们:医疗领域反腐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当前背景下,网友想知道,两名院长被查后 " 痛哭忏悔 ",能否对医疗反腐起到警示作用?
平心而论,反腐风刮到现在,对医疗领域触动还是比较大的。不过,一些人是否真的会从此 " 收手 "?
笔者以为,取决于几方面因素。一是反腐力度。 当前,多地医疗领域人士主动说明问题,上交不当得利,但还有一些人心存侥幸仍在观望。医疗反腐只有做到不留余地、不留死角,形成长期反腐高压态势,而不是一阵风、运动式,才能让所有人都 " 死心 ",从而远离腐败。二是腐败成本。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医疗领域腐败让人惊心,是因为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人胆子越来越大。只有让贪腐者都付出惨痛代价,一些人才会放弃侥幸心理,才能彻底收手。只有 " 痛哭忏悔 " 的人越来越多,才能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三是如何预防。目前医疗腐败重点仍是回扣问题。如何从根本上形成预防机制,让人不易腐、不能腐、不敢腐,是医疗反腐必须面对的议题。
医疗领域关乎公众生命健康,容不得腐败成瘾、成风。只有遏制了腐败,才能重塑医疗形象、构建互信医患关系,普通患者 " 看病难、看病贵 " 势必大大缓解。
曹玉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