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8-16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丨在运河古埠,领略“枫桥夜泊”的曼妙诗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48 首唐诗重现了恢弘壮丽的大唐。除了长安,千里之外的苏州,也一直是唐诗中的顶流 " 打卡地 "。一首《枫桥夜泊》,伴随着寒山寺的钟声流传了上千年。8 月 16 日," 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 " 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采访活动来到苏州,来自中央、省属、地方的 20 多家媒体行走在 " 姑苏繁华图 " 中,遇见这座运河名城的昨日与今朝。

当天下午,采访团来到了苏州 " 运河十景 " 之一的枫桥夜泊。自西而来的古运河,由望亭进入苏州地区,经浒墅关直达枫桥。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一条运河成就了枫桥,一首诗成就了枫桥夜泊。横跨在运河上的枫桥,造型古朴简单。遥想千年前的秋夜,运河上渔火点点,诗人张继的小船经惊鸿渡口缓缓划入枫桥下在此夜宿,诞生了这首千古绝唱。

如今,大运河依旧流淌不息,走在枫桥上,仿佛在与张继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依然能听见寒山寺悠长的钟声。

枫桥上的很多石砖都有凹槽,这是当年运粮小推车留下的痕迹。

一座漕运展示馆坐落在枫桥边,内设四个陈列室分别展示漕运的历史、漕运与大运河、漕粮的征收与运输、漕运与运丁、漕运的作用、漕运与苏州等。

枫桥原名 " 封桥 ",古时这里既是运河的主要码头口岸,又是古驿道必经之路,自建成之始,不光成为商旅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军事上的咽喉地段。每当漕粮运输时节,河道城门都会戒严封锁,故而得名。

" 枫桥因诗而起、因河而兴。" 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张一帆介绍," 得益于古驿道和大运河,南北舟车在此交汇、漕运繁忙。明清时期的枫桥是全国最大的米豆集散地,枫桥米市的‘枫斛’成为全国度量器具的标准。"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裴诗语 李艺蘅 何洁 / 文 施向辉 刘畅 / 摄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李艺 何洁 苏州 姑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