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富美雷山 2023-08-17
护航秋粮丰产丰收丨雷山农技服务送下乡 乡村振兴添动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郎德镇也利村:农技服务送下乡 乡村振兴添动力

当前,雷山县的糯小米已进入灌浆结实期,也是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高发期,为保证其高产量、高品质,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连日来,雷山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们做好糯小米病虫害防治相关工作,保障秋粮丰产丰收。

8 月 15 日,在郎德镇也利村,来自全村的 56 名农户们围坐在村委会议室内,认真聆听由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带来的 " 知识干货 "。随后,为了帮助农户更好地将技术理论转化为实际管护方法,农技人员还与农户们一同深入田间,实地查看,并详细讲解糯小米在生长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

△郎德镇也利村村民 张鹏飞

" 他们经常过来指导工作,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支持。对于这些病虫害,我们也学到了一些经验。"

据悉,今年以来,雷山县共组织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432 人次,解决技术问题 503 个,开展技术咨询 268 次,推广新技术 95 项,推广新品种 108 个,培养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185 人,帮扶企业、合作社 43 个,组织申报项目 4 个,不断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深入开展农技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强化精准服务,为农民增收致富作出积极的贡献。

△省级科技特派团技术团长 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 余彬情

" 科技下乡服务要常态化,把一些先进的科技带到田间地头,让老百姓增强致富的信心,把一些最新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护技术带给老百姓。"

雷山县公统村: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初秋时节,走进雷山县望丰乡公统村生态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基地瓜田里铺满了色泽翠绿、圆润饱满的西瓜,空气中弥漫着西瓜的香甜气息。

" 基地套种的 15 亩西瓜已经成熟,亩产 4000 斤左右,预计收入达 12 万元。" 公统村致富带头人王汉恩高兴地说。

公统村生态立体农业示范基地是省级科技特派员驻雷服务团指导该村合作社实施的生态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把低产低效老果园改造成 " 果 + 瓜 + 鸡 " 的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目前,基地种植精品水果 30 亩,引进新品种 6 个,林下养鸡 800 只,套种西瓜 15 亩。

" 我们公统村原种植杨梅有 1200 余亩,但由于种植时间久、品种和树龄老化,加上管理不到位,结的果子小、果肉薄、产量低、品质差,群众收益低。" 公统村支书侯兴姝说。由于品质差、收益低,公统村的果农们改造升级老化低产杨梅基地呼声很高。

近年来,公统村以 "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 发展模式,依托村里果园资源,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技术指导,积极推广 " 果园 + 绿色生态循环综合种养 " 的运作方式,带动群众对老化低产杨梅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了 " 以短养长 "" 一园多产 "" 一地多收 " 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了群众收入。

" 雷山县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坚持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职能,采用科技特派员‘面对面’‘手把手’‘田到田’的方式,通过培训会、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畜牧水产养殖、作物栽培、精品水果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把一大批农民培养成学得会、用得好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雷山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蒋文丽介绍说。

雷山县融媒体中心 唐相楠 李前伟

编辑 曾黎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小米 乡村振兴 技术培训 指导 技术咨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