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 18 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 " 法治泰安 · 国泰民安 "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会,介绍了泰安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泰安市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地方立法推动法治泰安大发展;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持续探索拓宽府院联动路径,助力法治泰安建设;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以法治力量服务泰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眼 " 小切口 "" 小快灵 " 立良法,抓实 " 高质量 "" 高质效 " 促善治,以地方立法推动法治泰安大发展。深耕细作推动立法,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立法,制定出台《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将我市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典型做法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固化和推广。聚焦改善环境开展立法,制定出台《泰安市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聚焦民生保障开展立法,制定出台《泰安市养犬管理条例》《泰安市停车管理条例》,为推动我市文明养犬行为、规范停车秩序、促进市民文明养成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聚焦民意建立智库,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加强 " 智库外脑 " 建设,成立立法咨询专家委员会,为立法实务和理论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在全市建立立法服务基地 2 个、基层立法联系点 12 个,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呼声和意见建议成为高质量立法的 " 源头活水 "。强化宣传建设阵地,全面发力推动法规落实落地。通过 " 网、微、抖、端 " 四大云平台,借助 " 码上立法 "" 云端立法 " 等立法新手段,发挥 " 数字人大 " 融媒体宣传优势,为法规顺利贯彻实施营造浓厚氛围,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全面发力,强化宣传、加强推广,确保以高质量地方立法更好赋能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
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为法治泰安建设提供强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全市法院坚持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与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重,核心质效指标居于全省靠前位置。健全行政争议多元解纷机制,用足用好审前程序,推动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实体化运行,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强化府院联动,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健全败诉案件预警、重大案件协调化解、联席会议、观摩庭审等常态化机制,帮助行政机关改进出庭应诉、规范程序,全市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三年 100%。深化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定期发布行政审判典型案例,主动与行政机关开展联合调研、专题研讨,对行政审判案件特别是政府部门败诉案件进行专项分析,提出司法建议,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全力攻坚执行,服务信用泰安建设。坚持把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工作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大格局中部署落实,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及时向发改委、司法局等部门通报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信息,凝聚工作合力,督促行政机关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
依法履职多向发力,推动依法治市工作走深走实。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中心大局。全市检察机关积极保障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推动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区、生态保护先行区建设,开展 " 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 " 专项行动,有效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成功举办黄河流域(鲁豫)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研讨会,办理的督促整治黄河滩区养殖场行政公益诉讼案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服务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加强泰山 " 企业家驿站 " 建设,打造 " 法治会客厅 ",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成立知识产权办公室,推动知识产权集中统一履职;规范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累计办案 38 件,与市工商联联合承办全国涉案企业合规巡回检查推进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坚持司法为民,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用力办好群众身边 " 小案 ",充分发挥检察听证作用,做到 " 应听证、尽听证 ",组织公开听证 515 件次。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努力减少对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常见多发刑事案件,依法适用刑拘直诉等机制,更好实现繁简分流、简案快办。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向 486 名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人发放救助金 569.5 万元。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立监护困境儿童安全保护机制,为未成年人提供多元综合服务。加强法治宣传,提升全民守法意识。把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开展系列专题普法,极打造老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有效提高了大众的法治意识。
记者 : 杨文洁
编辑 : 程蓉
审核 :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