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8-19
支持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权威解读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赟)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 — 2035)》(以下简称《规划》),据悉,这是 " 多规合一 " 以来全国首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的成功获批,是江苏省自然资源管理和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基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将为江苏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支撑。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人士解读称,与过去的空间规划相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目标,从蓝图式规划走向治理性规划,规划思路重点体现 " 一新一优三高 ",即走生态优先新路,重点优化空间结构、突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技术逻辑体现 " 三个导向 ",即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治理导向。

《规划》中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划定了 " 三区三线 ":到 2035 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5977 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5344 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 1.82 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 0.95 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 2020 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 1.3 倍以内。

《规划》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的高承载发展区,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强水、森林、湿地、矿产等资源系统保护利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均等共享的公共服务空间体系,引导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人口及经济发展布局相匹配,构建城乡生活圈。

此外,《规划》在突出江苏地域空间特色的同时,突出了高质量发展导向,也彰显了空间品质和风貌。根据江苏发展实际,提出到 2035 年,形成以生态绿心、现代化都市圈、复合功能带为主体框架的 " 两心三圈四带 "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中还明确了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相邻省市的协调重点与关键举措,倡导开放合作、包容共享,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中畅通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江苏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战略作用。

为充分彰显 " 水韵江苏 " 的国土空间品质,《规划》提出构建国家遗产保护的空间体系,支持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城水相融的区域文化风貌特色。

据了解,目前除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江苏 64 个在编市县总体规划也已全部形成规划成果。全省村镇布局规划的优化完善工作也已完成,已有 3400 多个行政村编制了村庄规划,占应编规划行政村的 34.2%,力争 2025 年实现应编尽编。

(图源: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校对 周露 编辑 高霞)

相关标签

江苏 高质量发展 山东 遗产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