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8-21
沪苏的地铁与东北六市的“抱团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上海与苏州,跨省毗邻。

两个月前,6 月 24 日,苏州轨道交通 11 号线开通。城市里新开通一条地铁线,早就不是新鲜事。但这条 11 号线的 " 新鲜 ",在于它的东端,于昆山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 11 号线相联通。

这就意味着,上海与苏州两座城市的中心城区,已可坐地铁互达。两个 "11 号线 ",仿佛两座城市各自伸出双臂,紧紧相拥。

沪苏地铁的联通,对两地市民来说,是新的选择、有益的补充。沪苏之间已有发达的公路、高铁,而地铁则 " 别具一格 " ——虽然比高铁慢,但站点更多,随来随走,票价便宜,且高峰期时能分流高铁的超高客流。

十年前,上海地铁就通到了昆山,实现了 " 地铁跨省 "。昆山,非等闲之地。每天有大量人群,往来于沪、苏主城区与这座 " 全国最强县级市 " 之间。两个 "11 号线 " 的联通,构成了全国最长跨城地铁线路。

城市间通了地铁,心理影响很大。因为地铁是典型的城市之内、家门口的通行方式。当你可以从家门口坐上地铁,抵达另一座城市的时候,其本质,并不是地铁干了高铁的事,而是——这两座城市,正在走向同城化。

翻开两年前印发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 " 十四五 " 实施方案》,能看到 " 积极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同城化 " 等关键表述。事实上,整个长三角三省一市,不仅上海与苏州之间,在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都在按此方案的要求,提升同城化水平。这是相关地方的探索,更是重大国家战略。

在苏南,如果你开车出行,会直观地发现,城与城之间的界限已很模糊。低密度城区连绵不绝,乡村也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乏便利店、公共服务中心等城市生活要素。住在此城、到彼城上班,住在乡村、到城里上班,已是常态。这正是沪苏通地铁的 " 同城化 " 土壤。

在前几天刚举办了国家生态日主场活动的浙江湖州,这里的人们,正盼着湖州与上海之间高铁的即将开通。沪苏湖高铁,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在建的一条骨干线路。待明年建成通车后,从上海经苏州到太湖南岸的湖州,只需半个小时。

从上海西行,能遇见的第一片连绵青山,就是湖州的莫干山。这是华东的避暑胜地,今夏游人如织。很快,它就要进入到大上海的 " 半小时生活圈 " 了。

" 同城化 " 当然不只是交通的联通。在上海,汇聚着 8 家整车企业。而苏州 60% 的汽车产业链规上企业,是其重要供应商。在苏州临沪地区,集聚着几十家大型仓储企业,与大上海两千多万人生活相关的食品、农副产品、电子产品、电商快递等,在这里集中、周转。很多世界 500 强企业的中国区总部在上海,厂子在苏州。

人的同城化流动,最为可感可知。在地铁、高铁上的乘客们中间,很多人,正是先进产业集群、诸多科研机构等等,在区域内实现一体化布局、同城化存在的见证者、受益者。

无独有偶。就在沪苏两个 "11 号线 " 联通的 5 天后,在吉林省辽源市,跨三省区的 6 位市长,坐在了一起。他们来参加的会议,名字很长—— " 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第二届会议 "。

吉林南部的四平、辽源、通化,辽宁北部的抚顺、铁岭,内蒙古东部的通辽,这六市,山水相邻,习俗相近,总人口 1123 万;经济体量都不大,六市加一块儿,大致与昆山相同,只相当于苏州的五分之一;多为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既面临巨大转型压力,又有着较大成长空间。

与其单打独斗,不如 " 抱团儿 " 发展。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倡导推动下,六市谋求一体化发展,既是压力倒逼,也顺应大势。一年前,大家第一次坐在一起谋划时,就提出了 " 一体六同 " ——坚持一体化规划,交通同网、园区同建、产业同兴、开放同畅、服务同城、生态同治。今年则进一步形成了十个方面的一体化共识。

" 抱团儿 " 并不容易,难点不少。原来各忙各的,现在很多事,要习惯商量着来。在引资、引才上,要从彼此竞争为主转向相互合作为主。在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更多更深更实地去做。

客观地看,东北的六市一体化,比起长三角的一体化、沪苏的同城化,整体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但已经站在了同一个方向上、同一股潮流里。

从历史纵深看," 同城化 " 探索的先行者是广州与佛山。" 广佛同城化 " 起步于十几年前,广州的地铁很早就直通佛山主城区," 广州服务 + 佛山制造 " 的协同深度不断增强。今天,当地在 " 同城化 " 的前面又加了两个字—— " 全域 "。

从全国看,城与城之间通了地铁的,还有杭州与绍兴,武汉与鄂州,西安与咸阳,等等。提出 " 同城化 " 目标的,还有四川的成德眉资,江苏的宁镇扬,山东的济淄,等等。" 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 ",已是面向全国的普遍要求。

" 一体化 " 不等于 " 一样化 "," 同城化 " 不等于 " 同构化 "。" 一体 " 与 " 同城 " 的本质是追求高质量发展,是在区域内深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势互补、结构合理,让各自的特色形成更好的匹配,促进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

领先者 " 抱团儿 ",为了更强。落后者 " 抱团儿 ",为了变强。

坐着地铁到另一个城市去,这种感觉,今天很奇妙,明天很寻常。

来源:新闻联播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高铁 地铁 上海 苏州 湖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