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湖西岸的丁蜀镇
就会想起代代相传的紫砂陶业
这里几乎 " 家家做坯,处处皆窑 "
除了人们熟知的紫砂文化和茶文化
在丁蜀镇
还有这样一条老街——东贤中路
自北向南的 800 多米
遍布着大大小小 70 多家美食
私房菜馆、连锁餐饮、
街头小吃、咖啡饮品 ......
没有人能在这条路上
饿着肚子走出来
,时长 00:46
今天,小博来到这条东贤中路
替大家一探究竟 ~
01
菜场是生活的安慰剂
汪曾祺说:"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柴米油盐、三餐四季是丁蜀人生活最好的模样。清晨的丁蜀镇,街头巷尾里散发着炊烟的气息。
蠡墅菜场的摊贩早早地将蔬菜、红绿果子、鲜肉和熟食铺展在一个个摊位上,吸引着人们驻足停留。
此时的菜场还没有被人们的喧嚣声所填满,只有一些清晨早起的人在这里徘徊。他们或提篮,或提袋,手中的购物清单紧紧抓住,捧着鲜美的食材一步一步挑选。
阳光透过屋顶的缝隙洒落在地面上,与摊主们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人们带着期盼的面容,与陌生的摊主们进行交流,询问菜品的来历和烹饪方法。
菜场上弥漫着炊烟的味道,门口的早餐摊更是传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蠡墅菜场,不华丽,不高调,用自己的质朴,描绘着丁蜀人日常的缩影,也承载着丁蜀镇的一方烟火。
02
记忆里的老法头味道
焦敏菜饭
地址:东贤中路与紫砂路
交叉口东 50 米路北
在大众点评热门榜上排名第一的焦敏菜饭,位于东贤中路与紫砂路十字路口处,是丁蜀必吃必点的佳肴之一。
店内经典
菜饭
不少食客从外地慕名而来,就是为了找到这家 " 宝藏店 ",尝一口味道正宗的菜饭。
粒粒分明的米饭配上嫩绿的青菜,而咸肉的淡粉色调则烘托出香味的浓郁。这碗菜饭的外貌简单而朴素,却在细节处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而其中所附带的锅巴,更是将菜饭的美味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轻轻舀起一勺菜饭,夹杂的锅巴在口腔里炸响,释放出独特的香脆,味蕾瞬间被这美妙的口感所征服。
用料也很感人,每口都能吃到大块咸肉,味道鲜而不咸!有点小时候灶头菜饭的味道 ~
桌桌必点
雪菜刚笋
对于丁蜀人来说,一碗菜饭还可以鲜上加鲜,秘诀就在这盘雪菜刚笋里。
相比一般的笋,丁蜀的笋不仅格外鲜嫩,口感更为丰富。
清新的笋尖与腌过的雪菜相遇,烹饪出浓浓的咸鲜风味。而其中加入的甜味,更是将这道菜的美味提升到了极致。每根笋都裹着亮晶晶的酱汁,鲜甜脆嫩又爽口 ~
下饭神器
肉圆本鸡蛋 / 炒猪肝
除了菜饭,店里的肉圆本鸡蛋也是他们家数一数二的菜品。
肥嫩软烂的面筋加上吸饱酱汁的鸡蛋,搭配热气腾腾的菜饭,再合适不过了。
老饕们喜欢在饭上淋上一点汤汁,淡淡的甜味加上浓郁的酱油香气,甜咸交加,使人欲罢不能。
作为江苏美食的代表之一,炒猪肝以其口感鲜嫩无腥味而闻名。裹上芡汁的猪肝片与洋葱、青椒一同爆炒,咸香的味道滋润了猪肝,妥妥的下饭神器!
陈扬蟹黄汤包
地址:东贤中路与紫砂路
交叉口南走 100 米路东
陈扬蟹黄汤包是东贤中路上的老店了,他们家的汤包与无锡小笼馒头有所不同,个头略微袖珍。
因为皮薄、汤多,品尝蟹黄汤包时,就不能像吃普通包子那样大口去咬,要记住十二字口诀:"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 心急可吃不了热汤包。
吃蟹黄汤包 , 姜汁醋是必不可少的蘸料。吸完汤之后 , 沿着开的小口 , 在醋碟中轻轻划上一下 , 浸润了醋汁的内馅吃起来更有层次感。
一口咬下,醋的酸爽浸满口鼻,皮的干净透彻立马冲淡了酸口,紧随其后带着姜味的清甜更能提鲜。
牙齿的咀嚼下,皮和馅逐渐融为一体,不同的口味一唱一和、你来我往,却又恰如其分。
03
在丁蜀镇遇见咖啡香
本来咖啡馆
地址:东贤中路与黄龙山步行街
交叉口东 100 米
" 咖啡文化 " 已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文化与生活方式。纯白色的门面,自带一份清凉与舒适,这种大隐于市的既视感让人瞬间产生了好感。
随心走进这家名叫本来的咖啡馆小憩,空气中的醇香萦绕鼻息,装饰简约却别具情调。
咖啡馆里弥漫着悠扬的音乐,轻柔的曲调与咖啡香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放松而宁静的氛围。
这时候,点上一杯精心制作的咖啡细品慢尝,放空思绪,也放松身心。
当白日的工作和疲惫落下帷幕,各色美食被浓密的烟火包裹,幸福感瞬间弥漫整个身体,卸下满身的疲惫,开始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刻,边品咖啡边赏音乐,绝对是一大快事!
四季更迭
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
但在城市喧嚣中最能抚慰人心的
往往是大街小巷里的人间烟火
虽然东贤中路这些店铺没有华丽的招牌
甚至普通到不太起眼
但用心经营的美味总能冲破种种壁垒
让食客感受到美食的力量和生活的魅力 ~
编辑:薛颖、纪鸿妍(实习)
图片来源:陈虹
来源:无锡博报生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