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3-09-01
2小时观测50种!长江新区“秋天的新朋友”来做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今年秋季在武湖观测到了燕隼、白眉鸭、红脚鹬。"8 月 31 日,长江网记者了解到,一批观鸟爱好者在武湖瓜园咀开展任鸟飞武湖湿地鸟类监测工作,2 小时观测到超过 50 种鸟类,其中还有许多今年秋天刚刚迁徙到武湖的 " 新朋友 "。

武汉市观鸟协会颜军介绍,本次观测过程中,发现的鸟类物种以秋季迁徙、路过武汉的鸻鹬鸟类为主,其中普通燕鸻超过 200 只,黑腹滨鹬 1 只,并发现了红脚鹬、燕隼与白眉鸭,刷新武湖鸟类新纪录。

成群结队的普通燕鸻。颜军 摄

红脚鹬属鹬科鹬属的鸟类,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喜杂草丛生的沼泽、河岸、水塘等,多见于沿海滩涂、河口等地。燕隼为小型猛禽,上体深蓝褐色,下体白色,具暗色条纹,栖息于接近林地的开阔原野,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飞翔的燕隼。颜军 摄

" 红脚鹬、燕隼,还有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江河、沼泽等水域中的白眉鸭,它们常在春秋两季路过武汉,秋季南迁越冬,春季回北繁殖。" 颜军推测,它们主要在武湖 " 歇脚 " 和补充食物," 武湖除中心大湖外,周围散布农田湿地、沼泽,连片的滩涂上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气候适宜,为觅食休憩等待过境的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是鸟类栖息的天堂与觅食补充的天然区域。"

武湖瓜园咀上空的白额燕鸥。颜军 摄

武湖湖水面积约 25.5 平方公里,被喻为长江新区的生态绿心。近年来,武湖大力实施还湖与生态修复工作,联通水系,吸引了各种迁徙候鸟、旅鸟、留鸟在此地停留、栖息,为长江新区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