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0 日上午,作为第五届中国 - 东盟青少年艺术暨教育成果展核心内容之一的中国 - 东盟青少年教育文化交流成果论坛在中国 - 东盟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心少儿剧场举行。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级督学欧阳嘉、体卫艺处副处长曾洪波,贵阳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莉、正县长级督学张雪丽以及省文联、省舞蹈家协会、贵州画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国内外相关高校负责人等出席。
▲与会人员合影
据了解,中国 - 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联盟于 2022 年成立,联盟成员为贵阳市第十二中学、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泰国巴吞他尼大学等 15 所中外学校,今年还吸纳了贵阳华驿中学、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树立中学两所学校加入。后续,联盟将通过交流互访、联合研究、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为双方学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论坛由贵阳市第十二中学、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承办,以 " 中国 - 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联盟 " 为切入点,搭建沟通、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汇聚国内外教育专家,共话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和创新模式,进一步借鉴各国各校的优秀经验与教育理念,加强联盟成员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助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欧阳嘉致辞
欧阳嘉在致辞中说,一直以来,贵州教育系统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主动 " 走出去 ",热情 " 请进来 ",形成了以教育现代化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以贵阳市第十二中学、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泰国巴吞他尼大学为代表的中国 - 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联盟的成立,更是促进民间友好交流、夯实人文交流的有力举措。希望联盟能够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为贵州基础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作出示范。
▲李莉致辞
李莉在发言中表示,中国 - 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联盟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并在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提升了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推动人文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与交流,积极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推动民心相通和国际理解,努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在论坛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青少年跨文化交流、教育政策研讨、艺术教育成果等方面相互交流了经验,共话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和创新模式,多维度探索中国及东盟沿线国家青年学子在当前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 " 优方案 "。
▲臧艺兵参与研讨
厦门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臧艺兵在研讨中指出,审美教育作为一种软文化的体现,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与艺术素养。学校课程体系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美育的培养,用正确的美的观念滋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搭建各种艺术教育的平台,综合利用学校艺术场馆,加大艺术教师系统职业培训,将美的教育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里。
▲何东参与研讨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何东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为视角,从学术本位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到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美术课程观念与互文关联两个方面阐释了视觉文化带来的变化。他表示,现在大量的视觉文化运用巧妙的视觉修辞手法,在不经意间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学生很少对这些视觉文化有一个清醒的、批判性的思考。因此,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更加判性地认知与接受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宋婷竹参与研讨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宋婷竹表示,当前,贵州省内各级各类学校美育教育中运用本土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全学段覆盖,本土艺术的音乐、舞蹈、戏剧、雕塑、民间工艺等均在学校教育中有所体现。未来,希望本土特色学校美育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各级各类本土特色美育教育的目标定位,积极向民间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升人文修养,加强课程管理,完善评价机制,促进课程设计的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文化视野,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观。
▲卡宁 · 卡尼尧参与研讨
泰国巴吞他尼大学教授卡宁 · 卡尼尧说,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是泰国巴吞他尼大学在中国境内唯一签署国际教育合作战略框架协议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此次访问中,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背景下展示出丰富的艺术技能和职业技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将两校之间的国家教育合作进行深化、互鉴和融合。
编辑:陈亚
审核:鲜晓荻
签发: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