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京泰派出所接到李女士报警,其女儿手机微信账号捆绑的银行卡被盗刷,损失 186300 元。
经了解,李女士 12 岁的女儿有部手机,平常用来交网课作业。前不久,其女儿收到一条游戏平台 " 客服 " 发来的推广信息,称只需出借微信号,投票打榜 5 分钟就可获得 588 元的报酬。
小朋友年幼被骗子诱惑,直接将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知对方,并提供了手机验证码。
随后 " 客服 " 告知李女士女儿,后台检测发现其微信账号违规操作要封停 30 天,期间不能尝试登录、申请冻结,不然会被永久注销且影响个人征信,小朋友直接被吓懵也不敢告诉家人。
由于李女士忘记女儿的微信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又没开通短信提醒,直到一个月后,才收到银行卡发来的异常消费短信。经查流水,李女士银行卡前后被盗刷 59 次,金额达 186300 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手机爱不释手,诈骗分子也将目标转向了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骗子大多利用孩子对游戏、明星、零用钱的向往,诱导他们上当受骗。
套路分析
套路一:免费游戏装备陷阱
骗子通常在网络平台发布 " 低价装备 "" 免费皮肤 "" 游戏账号出售 " 等信息,诱导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私下交易,最后拉黑。
套路二:红包返利骗局
骗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
套路三:解除 " 防沉迷 " 系统骗局
骗子以 " 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 " 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密码来骗取钱财。
套路四:假明星发 " 福利 "
不法分子诱骗未成年人加入 " 明星粉丝 QQ 群 ",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
警方提醒
新的学期已开启,家长们要监督好孩子的学习生活,时时提醒孩子,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
一律不理、不点,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
来源 江苏警方微信公众号、平安海陵微信公众号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