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无锡 2023-09-07
中式浪漫!6分钟水墨短片告诉你,几百年前的古人这样逛寄畅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是无锡的园林地标

拥有近 500 年的历史

在无锡可谓家喻户晓

但你知道

古人是如何游览寄畅园的吗?

近日,无锡博物院发布了一则

水墨短片《游园》

跟随古人的游览动线

以第一人称视角穿行在寄畅园中

被网友评为

" 最朴素的笔墨,最美的画面 "

,时长 07:22

江南多雨

画面在错落的水滴声中

隐隐浮现

主人公乘一叶轻舟

穿桥洞、越竹林

船桨轻摇,水花四溅

临水回廊在眼前慢慢放大 ……

作者手稿(部分)

创作灵感

这部时长 6 分钟的水墨动画短片手稿皆由秦渊、张馨月、朱剑三人绘制。其中,秦渊不仅绘制了大量手稿,更是编剧。

《游园》灵感来自于无锡博物院藏的明代宋懋晋所作的《寄畅园五十景》组画和的《寄畅园记》拓片,再加上流传下来的有关寄畅园的诗句,可以大致推测并还原出明代寄畅园的游园路线。动画中虚拟了一位名士受园主之邀游览寄畅园的过程,观众们可在他的游园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明代江南园林的风貌。

采芳舟

雁渚

知鱼槛

(明 宋懋晋 寄畅园景册 ( 部分 ) )

江南

以悠久而深厚的书画传统

著称于世

无锡地处江南腹地

出了顾恺之、等诸多名人大家

如何以绘画来和古人作品相呼应?

秦渊

要说技法和意境,我们很难达到大家的高度,唯有把握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气韵,并合理运用当代媒介,方能让观众领略到当代国风艺术之美。因此,我们选择以数字化的方式让静止的画作动了起来,将上千张手稿扫描到电脑里,裁切成相同的大小,再用视频软件编到一起,这些画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画,他们大部分在铅画纸上绘制,手法上更偏水彩画,但工具是毛笔。

黑墨入水

随着墨分子的游走

扩散生出无穷变换

每张画的水墨晕染效果不同

快速叠加在一起之后

就像局部水墨的画面一直在变化

恍若梦境

《寄畅园五十景》中,除第一开有落款的所画为全景外,共绘园内 49 景,有观鱼的知鱼槛,赏月的先月榭,练武的爽台,养鹤的鹤巢,曲的涵碧亭等一系列特写和小景。这些元素也体现在了秦渊的二创中,视频里,每个景点都有各自的特征,既与《寄畅园五十景》所绘景色相呼应,又点缀和突出了人物、动物的动态因素,并适当加入了一些戏剧性的情节,表现出明末寄畅园的人文气息。

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

园林中有一些典型的

符号化的人物形象

从读书的书生到练武的道士

以及下棋的和尚

可谓细节满满

在这些细节中移步换景

秦渊和团队花了近半年的时间

绘出了 1200 余张手稿

在跳跃的画面中

很多人看出了电影般的高级感

恰如其分的音乐功不可没

视频配乐由

著名中青年笛箫演奏家刘一

为影片量身定做

以悠扬的箫声为主音

配以多种,交响环绕

为作品增添幽静空灵之感

秦渊和寄畅园缘分不浅,早在 2021 年,作为无锡博物院藏画馆部副主任的他就策划了美术馆《小大由之——寄畅园记》的展览,对寄畅园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以小见大的园林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参考了学者黄晓复原的明代寄畅园平面图,动画《游园》正是在此基础上创作的。当时的展览以其独特的展陈布置和审美体验,在无锡掀起了打卡热潮。

"

我们从本土传统文脉出发,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当代视野中的多元表现融入其中,以新颖的展陈方式,让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与传播,并焕发新生。

长期从事当代艺术策展

秦渊一直在思考

如何打破原有的展览模型

让观众主动走进展馆

这次水墨动画《游园》的创作

正是他的尝试之一

用现代方式讲好文物故事

2022 年 8 月,无锡博物院启动了第二届 " 锡博英才行动 " 青年人才资助计划,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文化遗产传承的队伍中来,这些成果主要依托于无锡博物院所藏的书画、玉器、陶瓷器、泥塑等文物资源,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极具时代特色。《游园》正在其列。当前,这批作品正在无锡博物院展出。

展览:与古为新—— 2023" 锡博英才 " 成果展

主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无锡博物院

时间:2023.7.29-2023.10.30

地点:无锡博物院中区四层展厅

编辑:小青梅

来源:IPWUXI,图片来源:无锡博物院

相关标签

美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