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低调的 " 超级孵化院 " 藏不住了。
8 月 21 日,西安公司北极雄芯完成新一轮超亿元融资,投资方为丰年资本、正为资本。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下一代通用型芯粒及功能型芯粒的开发,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投入高速互联芯粒接口等 Chiplet 基础技术的研发。
这家芯片公司孵化于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下称 " 交叉核心院 "),与此前我们记录过的探知图灵为同一孵化机构。引发金融棒棒糖兴趣的是,专注硬科技领域孵化的 " 交叉核心院 "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 空天院 "?
01
海归博士创办 " 雄芯 ":蚂蚁字节隐现
先来了解一下这家硬核企业。
北极雄芯成立于 2021 年 7 月,至今刚满一年,是一家专注于 Chiplet 芯粒技术的集成电路芯片研发商。
创始人马恺声是一名技术大佬,博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主攻人工智能算法设计,2018 年毕业后加入清华交叉院成为助理教授。
无芯片不 "AI",算力作为 "AI+" 的三驾马车(数据、算法、算力)之一至关重要。马恺声开始琢磨怎么能快速、低成本做芯片,满足 "AI+" 的需求。受学院教授启发,他尝试将 IP 单独流片,再进行整合,才有了如今的北极雄芯。
显然,雄芯之所以 " 硬核 ",主要体现在其强大的学术背景和技术突破。
从学术背景来看,背后汇集了尖端的学术力量。雄芯创始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于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目前,拥有近 70 人的核心研发团队,大多来自于中兴、华为、紫光、Intel 等国内外知名半导体企业。
从技术层面来看,基于强大的研发团队,2020 年 4 月,面向自动驾驶的 " 启明 920" 人工智能加速芯片开始流片;2023 年 2 月,雄芯推出 " 启明 930" 芯片,这是国内首个基于 Chiplet 异构集成并完成流片及国产封装全链路成功验证的高性能计算 SoC(系统级芯片)。
▲图:北极雄芯融资历程
此外,其融资进程也在不断提速。
作为国内领先的 Chiplet 芯片设计公司,雄芯在成立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 3 轮大额融资(如上图所示),根据已披露的融资金额来看,累计融资已超 2.5 亿元,并且不乏出现知名机构的身影,其中有两点尤为值得关注;
其一是天使轮中的无限基金 SEE Fund:
这是一支源自清华大学、专注于硬科技的早期投资机构,主要针对清华校友或其他尖端领域的科技类企业进行投资。其 LP 阵容也相当豪华,不仅囊括了红杉中国、高瓴、经纬中国等国内顶级投资机构,还包括字节跳动、蚂蚁金服、清华控股等产业机构。于雄芯而言,在这种大基金的支撑下,无论在技术亦或是市场都会获得更多资源加持。
其二是图灵得主姚期智:
姚期智院士不仅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也是西安交叉核心院的控股股东,雄芯便是在姚期智院士的布局下孵化而出。早期文章《煤运老板接捧图灵得主:" 陕西天使 " 都爱 " 野心小子 "》中,金融棒棒糖也曾关注过姚期智院士,探知图灵也是由西安交叉核心院孵化而出,与北极雄芯同属 " 嫡系 "。姚期智院士在其计算机专业范畴一直在长期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融资后的技术方向指向了自动驾驶场景的 AI 加速芯片,基于芯粒扩展的 SoC" 启明 930",预计近两年可搭载于低速无人车,实现物流干线跟车功能;未来五年,可面向国内外车企,实现大规模量产,促进自动驾驶落地。
02
西安 " 交叉核心院 ":孵化 16 家
说起西安 " 交叉核心院 ",不得不提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下称 " 交叉信息院 ")成立于 2011 年 1 月。由计算机科学最高奖 " 图灵奖 " 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院士领导,深入探索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金融科技三大方向。
▲图:交叉核心研究院图灵奖杯
2018 年以来,交叉信息院为支持国家重要基础产业,分别在南京市、西安市、北京市、上海市分设新型研发机构,以便更好的开拓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2018 年 10 月西安交叉核心院成立,2019 年投入运营。
企查查显示,在交叉院的整体大框架下,有两家负责创投的公司主体,均由姚期智院士实际控制。
一是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二是交叉核心院(西安)两家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图灵院(南京)于 2018 年设立图灵创投基金,首期规模 2.6 亿元,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已完成对 34 家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投资金额超 2.2 亿元,主要涉及 AI+ 医疗、金融、教育、城市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西安 " 交叉核心院 " 也在务实推进。
企查查信息显示,目前交叉核心院共投资了近 10 家企业,落地在西安的 8 家,此外安徽、深圳各一家,从企业技术方向看,则均围绕着交叉院专注的人工智能赛道。另据公开报道显示,交叉核心院孵化的企业已经达到 16 家,研发投入超过 1 亿元,总估值达 63.5 亿元。
梳理交叉核心院投资历史来看,旗下孵化企业的数量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部分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完成多轮融资。
▲图:交叉院孵化企业历年数量(部分)
交叉核心院最早在西安孵化的公司是欧卡智舶,其主要专注于水面无人驾驶技术及水面服务机器人的打造与落地应用。
目前其已经完成 4 轮融资,背后也有出现 " 大疆教父 " 李泽湘的身影,本土的金融机构长安汇通与中信建投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汇盈基金也参与其中。(《携手 " 图灵 " 得主与 " 大疆 "!陕西国资注资 " 无人船舶 "》)
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知图灵同样是交叉核心院孵化的企业,该公司在 2020 年完成天使轮融资,2 年后该公司的营收便已经达到千万。
今年已经顺利完成了 A 轮融资,获得了能源资本 " 鲁尔蒙德 " 约 500 万的投资资金。据悉其未来将陆续进入军工、电力等传统企业。(《煤运老板接捧图灵得主:" 陕西天使 " 都爱 " 野心小子 "》)
除去这两家企业外,还有上述提及已经完成三轮融资的北极雄芯;专注无人车的研发、制造的新石器无人车;高性能计算机产品、高性能计算及软件开发的联泰交叉;开发计算机辅助工程 ( CAE ) 软件的公司数峰科技等 ……
03
图灵得主领衔 " 交叉院 "=" 空天院 "?
行文至此,我们也可以捕捉到 " 交叉院 " 的许多关键词,例如:孵化企业、教授、创业、产学研结合等。熟悉陕西创投生态的读者,很容易便能发现这放在概括陕西 " 一院一所一校 " 模式上同样适用。
这也就产生一个问题:交叉院更类似于哪个模式,还是属于自成一派?我们逐个分析。
▲图:交叉信息核心院长姚期智
在金融棒棒糖看来,陕西 " 一院一所一校 " 框架下,目前有四种科创培育模式:
一是有色院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有色院在孵化企业中做到了绝对的控股地位,对于科研成果有重要贡献的个人则获得股权激励。因此其孵化的企业主体上大部分脱胎于有色院本身,企业立足的技术也来自于有色院的积累的科研成果。
二是光机所模式。通过设立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科创星,全方位为孵化企业服务,不但逐步形成了 " 早期 + 光子 " 的显著特点,而且实现了全国性布局。
三是西工大模式。从投资的创业团队偏向看,大部分定向 " 锁定 " 西工大的教授。从持股角度看,作为投资主体的西工大资管只做阶段性持股,持股周期大致在 3-5 年,尤其是不强调控股权。西工大另一个核心创新点,是积极联合外部力量,拓展出了 " 空天院 " 模式,这也下文的重点。
四是空天院模式。该模式与西工大模式的不同点是,投入主体实现了市场化,依托工大资管,联合中国航发西航、中国航天科技四院、六院共同发起,并积极引入 " 外部基金力量 " 扩大募资能力,例如陕财投、君创投资、高新金控。
除去直接投资企业外,空天院下还设立多个基金,通过不同的资金偏好形成投资接力生态,例如在企业初创期由,空天院直接投资,成长期则有基金进行接力投资。
▲图:模式特点对比
最后进入本文的重点内容,交叉核心院的模式。
从投入主体来看,它是清华大学和西安市共建有别于传统的科研院所;从投资的创业团队偏向上看,交叉院的目光不止锁定在清华校友本身。例如探知图灵团队脱胎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欧卡智舶创始人则毕业于西工大 ……;从控股角度看,交叉院同样是少量并阶段性持股,再反哺给科研,支持新的项目团队,实现持续 " 造血 "。
通过各方面对比,在棒棒糖看来交叉院的创投孵化模式其实与空天院更为类似,而我们的观点是,这一类 " 走出围墙 " 的新型研发机构在陕西的 " 复制 ",这对于正在积极推进 " 三项改革 " 任务的陕西意义重大。
来源 / 西安金融棒棒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