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3-09-07
黔南:交通巨变引领 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5 日,黔南州举行 " 加快对外通道建设 构建开放发展格局 " 新闻发布会,介绍黔南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取得的成就。

△张仁东 摄

据介绍,近年来,黔南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围绕 " 四新 " 主攻 " 四化 "、强省会战略实施等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交通先行、交通引领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快推进对外开放通道建设,不断打通 " 大动脉 ",一不沿海、二不沿边、三不沿江的黔南大地,实现了从 " 千沟万壑 " 到 " 高速平原 " 的精彩蝶变。全州交通运输整体发展水平实现了从 " 瓶颈制约 " 到 " 基本适应 " 的重大转变,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居全省前列,初步建成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体,内联快捷、外联顺畅、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便捷程度已成为全省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为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 " 五个新黔南 "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黔南州构建了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州 3 条高铁(贵广、沪昆、贵南)通达,实现 3 小时到达成渝双城经济圈、4 小时连接粤港澳大湾区、7 小时到达长三角、8 小时连接京津冀城市群,迅速拉近了 "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 " 三大经济圈的时空距离。

实现了 " 县县通高速 ",在没有平原支撑的少数民族地区建成了 " 高速平原 ",截至 2022 年底,全州高速公路里程达 1460 公里,路网密度达 4.2 公里 / 百万人,位居全省第一。

△福泉福陆大道

打通了区域开放通道的 " 最后一公里 ",在全省率先实现 30 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和村民组通硬化路,打通了服务农村群众出行的 " 最后一公里 ",也打通了农产品 " 黔货出山 " 的对外通道,为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黔南州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元聪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黔南州将继续强化开放意识,抢抓国发 2 号文件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机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提升普通公路保障能力,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化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黔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好 " 开路先锋 "。

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ZAKER 黔南、黔南日报、黔南广播电视台等省、州媒体,黔南热线、中经全媒体等商业平台参加新闻发布会。

延伸阅读:

(一)便捷交通 成就黔南经济社会发展驶上 " 快车道 "

2012 年至今,黔南州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2600 亿元,是新中国成立时至 2012 年 63 年总投资的 16 倍,成为黔南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服务质量最优、发展成效最显著的 " 黄金时期 "。如今,黔南交通实现从 " 瓶颈制约 " 到 " 基本适应 " 的重大转变,交通便捷程度已成为全省乃至西部省份条件最好的地区。地理屏障的打破,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民群众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如今,随着 " 县县通高速 "" 乡乡通油路 "" 组组通硬化路 " 等目标的相继实现,黔南区域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全州公路里程从不足 400 公里简易路增加到 2.8 万公里等级公路,是改革开放初期的 15 倍、是建国时的 95 倍,彻底打通区域开放通道的 " 最后一公里 "。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和出行条件,助力黔货出山,促进群众增收。

△都安高速河阳枢纽

二是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多年发展,黔南已初步形成了水陆空铁 " 内联快捷、外联顺畅、互联互通 " 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的 " 四小时经济圈 ",全州 12 个县即将全部实现高速公路 " 双通道 " 以上连接,8 个县通铁路,80 个乡镇实现 30 分钟到达高速入口或县城,12 县(市)2 小时内可到达省会贵阳,极大拉近了黔南与周边地区、与全国主要经济圈的时空距离。如今,黔南的对外开放水平得到巨大提升,正积极融入到国家 " 一带一路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当中,已成为贵州南部重要交通枢纽,成为西南人流物流出海,粤港澳大湾区联结西南的重要门户。

三是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州乡镇、工业园区、千亩以上坝区以及 3A 级以上景区等主要经济节点通三级以上公路占比分别达 85%、70%、41% 和 75%,为全省第一方阵,有力支撑我州环贵阳城镇带加快融入贵阳贵安,助推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重大战略实施。

△福泉市 C125 双谷至果园场公路(山地公园、农业产业园)

(二)推进 " 四好农村路 " 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黔南州坚持把 " 全面建设好农村公路、全面管理好农村公路、全面养护好农村公路、全面运营好农村公路 " 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细抓实。目前已实现 " 四好农村路 " 省级示范县 100% 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州,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 " 四好农村路 " 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 2.87 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 14966 公里、通组公路 8495 公里,占比近 80%,全州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一,互联互通更加便捷,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运输服务基础性、保障性和支撑性作用。全州形成了 " 产业因路而兴、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 " 的示范带动良好局面。

△在建的荔波电视塔至永康至瑶山公路

一是坚持示范引领建成一批 " 精品路 "。近几年,黔南州累计建成 " 美丽农村路 " 达 4780 公里," 美丽农村路 " 经济示范走廊 330 公里。长顺县水厂至威远美好幸福路、荔波县荔波至王蒙至瑶山共同富裕路成功入选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开展的 " 十大最美农村路 "。

二是齐抓共管守护农村发展 " 平安路 "。全面推广实行 " 路长制 ",健全州、县、乡、村分级负责、权责统一的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体系,实行路长专管、执法严管、部门共管,层层压实农村公路管理责任。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常态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实施治理,持续推进长(陡)下坡隐患治理,不断补齐农村公路短板,累计实施完成村道安防工程 1660 公里,完成危桥改造任务 276 座,农村公路通行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安全生产连续 8 年实现零事故。

△农村公交

三是推动养护改革养好群众 " 民生路 "。抓实全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由州级统筹,全面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全州列养 2.6 万公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捆绑招标,由企业统一实施管理养护。通过组建专业化队伍、配备专业化设备、组织专业化培训、开展专业化作业,近几年全州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均保持在 90% 以上,高于 " 四好农村路 " 示范州标准 10 个百分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绩效考核排名跃居全省前列。

四是突出综合效益运营好农村 " 致富路 "。聚焦全州 " 四化 " 发展需求,以农村公路与乡村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路农、路旅、路产、路运、路邮五融合,先后建成以长顺水厂至威远乡村旅游路、都匀茶旅产业路、荔波精品果园路为代表的一批产业示范路。完成建制村通客运率、乡(镇)公交化率、乡(镇)客运站、建制村候车亭覆盖率、具备条件的 50 户以上自然村通客运率 100% 目标。实现了 " 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 ",真正做到 "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

△黔南州瓮安县 S205 洛龙至麻尾(连接茶园种植基地)

(三)高质量推进交通领域运输物流提质增效的 " 黔南路径 "

为做好交通运输领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工作,黔南州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稳步推动:

一是推动交通物流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大力支持网络货运物流发展,通过网络货运企业粘合个体车主和货源,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助力运输行业集约化发展,逐步改善货运市场 " 散小乱 " 现状,提升货运物流行业组织化水平,实现物流降本增效。目前,结合瓮福千亿级磷化工园区运输需求,将以贵州远恒物流公司为试点,培育网络运输企业,促进物流多样化发展,拟在全州范围内培育 1-2 家网络货运龙头企业。

△黔南州瓮安县 S205 洛龙至麻尾公路

二是提高交通物流信息化水平。将全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 " 一网统管 " 工程建设,打造本地货运需求平台,搭建黔南公益性货运信息发布窗口,提供货源、运力信息,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供需信息准确对接,降低车辆空载率,提升货物运转效率。同时,着力推动龙里谷脚、福泉马场坪、独山麻尾等物流园区的企业主体入驻货运信息供需平台,助力 " 黔货出山 "" 城货下乡 ",切实解决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供应链上下游沟通不畅等问题。

三是优化交通物流运输组织方式。为有效解决农产品运输、供给成本偏高等问题,助力 " 黔货出山 "、乡村振兴,创新发展交通物流运输组织模式,推动整合客运闲置运力和分散货源,鼓励农村客运班线 " 一车多运 " 集约化和农村 " 客货邮多业态 " 融合发展模式。以 "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便民利民 " 为目标,在荔波县打造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通过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动客运、快递物流等深度融合,降低农村物流综合运营成本。

记者 张仁东 (图片 / 黔南州交通局)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对外开放 新闻发布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