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9-09
兰州市每年认定授牌市级和美乡村20个以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8 日,记者从兰州市创建和美乡村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以 " 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生活和顺、治理和谐 " 为创建标准,突出 " 和 " 与 " 美 ",分区域、分类别推进和美乡村创建工作,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市将真金白银予以支持。市级和美乡村整合各行业资金投入不少于 300 万元,市委、市政府对授牌命名的市级和美乡村每村补助奖励 200 万元,县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对创建村予以保障。对 " 三边三线 " 发展类村庄进行重点创建,每年认定授牌市级和美乡村 20 个以上。

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就《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学习 " 千万工程 " 经验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的背景、重点任务目标、特色亮点,以及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进行了解读,并就社会关注关心的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方案》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 10 个方面主要任务。

到 2025 年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村 30 个左右

我市将在全市启动村庄全域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着力整治 " 三边三线 ",着力整治乱搭乱建,着力整治集贸市场,着力整治农村畜禽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彻底消除农村 " 脏乱差 " 现象。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实现农村常住人口卫生厕所全覆盖。加强农村公厕、旅游公厕改造提升及后续管护。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农村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到 2025 年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村 30 个左右。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推进乡村绿色生态发展

我市将创新 " 美丽乡村 +" 运营机制,培育新业态,全面打通 " 两山理论 " 转化通道。加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整改力度,加强干旱荒漠区综合治理。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全域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推进黄河流域兰州段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以城乡一体化推进为导向,完善长效管理标准,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物业统一管理等市场化服务模式。完善垃圾长效运转处置体系,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完善农村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机制,不断提高村级公益设施维护管理水平。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依托强县域行动,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持续补充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农村邮政和快递网络建设,推广应用移动支付手段,加快建设村庄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和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

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我市将聚力做好 " 土特产 " 文章,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集群化发展,到 2025 年在全市打造 1 至 2 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 6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强化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和数字兴农。

每年评选授牌 " 美丽庭院 "2000 户以上

我市将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拓展 "5155" 乡村建设广度、深度,到 2025 年全面建成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市。所有发展类行政村完成创建行动。深入实施 " 八改 " 工程,推进 " 四好农村路 " 建设,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实施和美乡村示范村住房风貌提升行动,大力开展 " 美丽庭院 " 创建活动,全市每年评选授牌 2000 户以上。

我市还将通过创建和美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善治乡村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引导村民以土地、现金、闲置农房作价入股,持续增加财产投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到 2024 年底村均收入达到 20 万元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一审丨金露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兰州 新闻发布会 基础设施 脏乱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