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假期的旅游产品预订已经开启,可见的是,酒店价格在暑期暴涨后短暂回落不久,又将迎来一波上涨,与此同时,不少酒店在十一期间已有多个房型订完。
十一酒店价格普遍上涨 2 至 3 倍
近日,澎湃新闻搜索在线旅游平台发现,近期是酒店价格 " 洼地 ",而十一期间,不论是经济型酒店还是豪华酒店,不少城市旅游景点附近的酒店价格普遍将上涨 2~3 倍以上。
如位于西安大唐芙蓉园附近的某经济型酒店,十一假期前最低的客房价格为 257 元 / 晚,十一假期期间的 10 月 1 日和 10 月 2 日入住最便宜的客房价格为 813 元 / 晚,是平日价格的 3.16 倍。
另一家距离西安大唐不夜城出入口 300 米以内的经济型酒店,平日最低价格仅 307 元 / 晚,而 9 月 29 日、30 日入住的客房最低价格为 790 元,是平日价格的 2.57 倍;10 月 1 日和 10 月 2 日入住的客房最低价格为 930 元,是平日价格的 3.03 倍。
而距离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距离小于 100 米的某中端酒店平日最低价格为 420 元,9 月 29 日入住的最低价格为 1371 元 / 晚,是平日价格的 3.26 倍;9 月 30 日入住的最低价格为 1469 元 / 晚,是平日价格的 3.5 倍;10 月 1 日和 10 月 2 日入住的最低价格达 1665 元 / 晚,是平日价格的 3.96 倍。
热门景区附近酒店已有多个房型售罄
澎湃新闻搜索发现,全国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的热门景区附近还有不少酒店在十一期间已有房型被订完,尤其是亲子房。
如成都天府广场附近,某亲子酒店在十一期间已有 4 个房型被订完。
而位于长沙的湖南博物院直线距离 2 公里内的某豪华酒店在十一期间包括套房和亲子房等在内的 6 个房型被订完。
位于北京北三环内的某豪华酒店则从 9 月 26 日至 10 月 3 日都已无房可订。澎湃新闻致电该酒店询问,工作人员回复称:" 全都售罄了。"
据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30 日,假期境内酒店市场搜索热度已达 2022 年十一同期 4 倍以上,相较 2019 年十一同期增长近 120%。
经济型酒店不再 " 经济 "?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各个节假日和暑期关于酒店涨价相关的话题频上热搜,尤其是经济型酒店不再 " 经济 ",房价 " 直逼 " 奢华五星酒店等。
不过,澎湃新闻搜索发现,虽然经济型酒店在节假日期间涨幅较高,但在价格上,仍无法与奢华五星酒店 " 比肩 "。
以北京王府井地区为例,如汉庭酒店北京王府井店,平日最低价格为 441 元 / 晚,10 月 1 日入住的最低价格为 818 元 / 晚,是平日价格的 1.85 倍。而北京饭店诺金王府井店平日最低价格为 1049 元 / 晚,9 月 29 日至 10 月 4 日期间入住的最低价格为 1812 元 / 晚,是平日价格的 1.73 倍;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平日最低入住价格为 2353 元 / 晚,10 月 1 日入住的最低价格为 3344 元 / 晚,是平日价格的 1.42 倍。
另一方面,同一类型酒店在不同的区位涨价幅度也不同。
以如家酒店 · neo 为例,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附近的如家酒店 · neo 北京前门大街店平日最低价为 453 元 / 晚,10 月 1 日至 10 月 5 日期间入住的最低房价为 1088 元 / 晚,为平日价格的 2.4 倍。位于北京东四环外的如家酒店 · neo 北京朝阳北路十里堡地铁站店平日最低价格为 340 元 / 晚,10 月 1 日至 3 日入住的最低房价为 567 元 / 晚,为平日价格的 1.66 倍。
多个酒店集团第二季度平均每日房价同比涨幅超三成
可见的是,今年以来,全国酒店价格普遍上涨,而这不仅仅是游客的 " 感觉 "。
澎湃新闻梳理主要酒店第二季度的财报发现,境内外酒店今年第二季度的住宿行业指标表现都远超去年同期,甚至超过 2019 年同期。
其中,多个境内主要酒店集团旗下酒店第二季度的 ADR(平均每日房价)同比涨幅超 30%。
具体来看,华住酒店旗下中国境内酒店的 ADR 为 305 元 / 晚,同比增长 39.8%,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28.9%;亚朵集团旗下酒店 ADR 为 474.8 元 / 晚,同比增长 31.23%,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9.75%;首旅酒店旗下酒店的 ADR 为 240 元,同比增长 32.8%;锦江酒店旗下中国境内有限服务型酒店的 ADR 为 247.37 元 / 晚,同比增长 16.15%。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从主要境外酒店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受中国解除疫情隔离措施的影响,几家境外酒店集团在大中华区(或亚太地区)的住宿行业指标表现显著好于整体以及世界其他区域,其中入住率与整体几乎持平,RevPAR 同比增幅均在 75% 以上,其中万豪集团大中华区酒店第二季度 RevPAR 同比增幅达 125.2%;平均每日房价较整体而言也增长迅速。
如万豪集团大中华区酒店今年第二季度的 ADR 为 124.03 美元 / 晚,同比增长 31.5%,较集团整体酒店数据增幅高了 25.5 个百分点;凯悦酒店旗下亚太地区管理与特许经营酒店的 ADR 为 162.38 美元 / 晚,同比增长 25.7%,较集团整体酒店数据增幅高 21.2 个百分点;希尔顿旗下亚太地区酒店的 ADR 为 111.88 美元 / 晚,同比增长 25.4%,较集团整体酒店数据增幅高 19.5 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第二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较 2019 年中期减少 35%
有业内人士指出,酒店的价格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供需发生变化、疫情后的 " 报复性消费 "、酒店成本上升、经济型酒店的迭代升级等。
某上市酒店集团的高管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直言:" 价格肯定跟市场的供需有关。"
从供给端来看,经历了三年疫情,国内酒店供给大幅减少。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全国星级饭店统计报告,2023 年第二季度,共有 6663 家星级旅游饭店(下称 " 星级饭店 ")的统计数据通过审核。而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全国星级饭店总数为 10284 家;2019 年第四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共有星级饭店 10130 家,完成填报的为 8665 家,通过审核的有 7434 家。
从数量上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的数量较 2019 年中减少了 35.21%,超过三成。
具体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全国星级饭店中的低星级饭店(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数量和 2019 年中以及 2019 年第四季度相比都大幅减少,其中一星级饭店数量减幅最大,今年通过审核的仅 8 家,较 2019 年中减少 89.04%。而高星级饭店(四星级、五星级)的数量和 2019 年中相比虽录得减少,但均超过 2019 年第四季度的高星级饭店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文旅部官网
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以来国内商务旅行及旅游度假需求均出现超预期的复苏。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与需求端的快速反弹相比,供给端的修复则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而今年假期出游需求集中释放更加剧了当前供给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供给严重不足,价格上涨是必然的。
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型酒店。" 酒店行业在需求增加的时候,价格上的调整也是市场上正常的行为。" 上述上市酒店集团高管指出。
更多的需求推高了部分地理位置绝佳的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以至于经济型酒店也成为了 " 刺客 "。
7 天酒店品牌总裁陈煜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所谓经济型酒店的 " 价格刺客 " 都发生在高线城市,在旺季的时候遇到频繁的需求的高潮,人流大量引入,这时占在稀缺位置的酒店本身的资源就很值钱。
" 这个价格不是酒店非要去涨,而是因为市场的供需关系自然而然地呈现出这个态势。" 陈煜解释," 而且你可以看到有一个明显的淡旺季区分,一旦进入淡季,价格马上就回落了。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供需关系的自然市场格局。"
多个景点游客量提前突破关口
疫情后的 " 报复性消费 " 从今年的五一假期、暑期等就可见一斑。
文旅部披露的数据显示," 五一 " 假期,全国旅游出游人次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出行距离和消费活跃度创下历史新高。
暑期全国各地景区爆满,热门博物馆 " 一票难求 ",多个旅游景点游客量提前突破关口:截至 8 月 21 日 7 时 15 分,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量突破 300 万人,比 2019 年提前 60 天突破这一关口,也是黄山风景区历史上突破 300 万人日期最早的一年;8 月 27 日,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人数突破 300 万,创 1926 年建院以来年接待观众量历史新高。此外,截至 8 月 28 日,三亚亚特兰蒂斯的营收已经达 13.2 亿左右,与 2019 年全年的收入基本持平。
其中,最主要的消费来自亲子客群。有旅游业业内人士指出,疫情三年,孩子们都无法出远门,这一需求在今年集中爆发。
去哪儿的报告曾预计,今年暑期国内将有 200 万儿童旅客购买 " 人生第一张机票 "。去哪儿于今年 7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购买 " 人生第一张机票 " 的儿童中,6~12 岁占比 33%,群体增幅较 2019 年增长六成以上;2~6 岁占比 63%;此外,还有 4% 的 " 小小 " 旅客拥有了人生第一张婴儿票。
而一名儿童旅客对旅游消费的带动能力明显。去哪儿的报告指出,一名儿童旅客,意味着将带动 1~2 名成年旅客同行,而带儿童出游的旅客预订中高星酒店比例达到 41%,高于平均值(30%);餐饮、景区门票等综合消费是普通旅客的 1.4 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 月份,暑期出游大幅增加,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环比上涨 26%、10.1% 和 6.5%;8 月份,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环比上涨 17.6%、14.8% 和 13.4%。
经济型酒店迭代后较早期版本溢价
酒店的成本上升和迭代升级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店的价格。
君亭酒店集团副总裁张戈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酒店的人员成本的涨幅翻了很多(倍),租金、房子的成本也高居不下。
另一方面,随着第一代经济型酒店逐渐 " 老化 ",各连锁酒店平台逐步将其更新升级。
上述上市酒店集团高管指出,经济型酒店从 2006、2007 年开始高速发展,在 2017、2018 年到了 " 老旧期 ",如今老一代的经济型酒店已经落伍了。
近日,最早一批经济型酒店之一的 "7 天 " 酒店品牌已经走过了 18 个年头,与此同时,在今年 9 月,7 天品牌更新迭代的 "3.0 版本 " 开业门店突破 100 家。以 7 天酒店 · 上海陆家嘴世茂滨江花园店为例,门店老店升级采用重改 + 拆改模式,老店改造后 RevPAR(平均可出售客房收入)提升超 100 元,月度均价高达 333 元,GOP(Gross Operating Profit,营业毛利)率达 65%。
澎湃新闻获得的数据显示,7 天酒店 3.0 今年上半年 ADR 同比增长 48.5%,RevPAR 月度最高数据超越轻中端酒店品牌 31 元,相比早期版本溢价 60 元。
" 很多人不能接受经济型酒店涨价,其实是不接受老一代的经济型酒店涨价。" 某酒店行业人士表示," 市场只是不接受不去改变的、老旧的经济型酒店产品。"
陈煜表示,就中国目前整体的人口收入结构、整体人均的消费水准来看,经济型酒店在绝对数量上,依然会在未来 5~10 年内占据绝对主流。" 七天主要服务‘ 85 后’ - ‘ 00 后’的年轻人群,他们的价位段从 175 元 ~196 元,刚好完美契合我们的定位。" 陈煜称,7 天做的是主流商务人群," 年轻人出行的频次很高,但是均价其实不高。疫情后,大家追求性价比的消费或理性消费的趋势就更加明显了。"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更多游客青睐新潮的、有特色的酒店产品。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 " 必住榜 " 榜单中,首次上榜的酒店共计 379 家,占比超过四成。
从上榜酒店的类型来看," 自然风光 " 主题上榜酒店占比最多,共计有 355 家," 亲子玩乐 " 和 " 城市美景 " 各有 290 家、210 家酒店上榜。列榜城市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其中北京最多,共计 73 家;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各有 67 家、58 家、50 家、48 家酒店上榜。此外,也有小众城市上榜:首次列榜城市新增西双版纳、秦皇岛,共计 21 家酒店入选。
来源 / 澎湃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