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环绕相伴,江河湖海展现绿色生机,一幅富饶秀美、蕴藉隽永的 " 水韵江苏 " 画卷徐徐展开。
9 月 12 日," 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在南京举行。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以及南通市、盐城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江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果和进展。
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
发布会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晒出一组数据:新时代十年,江苏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全省 PM2.5 浓度大幅改善 56.2%,连续两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提升 18.7 个百分点;国家考核优良水体比例提升 47.6 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 5 年保持Ⅱ类,太湖连续 15 年实现 " 两个确保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
截至今年 8 月底,全省 PM2.5 浓度同比改善 3.1%,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升 3.3 个百分点;国家考核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提高 1.0 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太湖湖体总磷、总氮浓度同比分别改善 14.8%、15.4%。
" 如果数据不够直观,给大家举个例子。" 现场,蒋巍介绍,自 2013 年开展 PM2.5 监测以来,工作人员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方位拍一张照片,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明显看到,天空色调变得明亮,雾霾灰越来越少,水晶蓝越来越多。
△太湖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积极开展保护修复、坚持改革创新探路先行等方面,江苏也推出了许多创新务实举措。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相得益彰的特点更加鲜明。蒋巍介绍,全省在 GDP 连跨 7 个万亿元台阶的同时,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8%,碳排放强度下降 43%,发展的 " 含金量 " 更足、" 含绿量 " 更多、" 含碳量 " 更低。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蒋巍表示。
下一步,江苏将按照定 3 年、谋 8 年、展望 13 年的思路,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季鸣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是江苏推动实现碳达峰和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叠加并行期,需要将 " 双碳 " 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季鸣
接下来,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 " 双碳 " 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扩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终端消费中的比重。
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行使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江苏通江达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自然资源要素齐全,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孙卫东表示,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自然资源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孙卫东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下一阶段,江苏将持续加强空间规划引领。抓紧推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确保整体进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制订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专项规划,梯次推进改良利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
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健全省市县三级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协调机制。三年高质量完成国家山水工程建设任务,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苏样板。通过产业更新、闲置扩能、成片开发等改造模式,更大力度推进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资金技术换空间,引导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转变。
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长江生态岸线占比提升至 64.1%,洪泽湖入湖水质优Ⅲ比例提升至 96%,累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 2.9 万公里 ……
" 省级河长主动巡河,示范带动全省 5.7 万名河长履职担责,推动解决河湖治理保护一批突出问题。" 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冬生介绍,接下来聚焦美丽江苏建设工作重点,发挥河长制多部门联动优势,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率先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河湖治理保护新路子。
△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冬生
比如,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快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吴淞江整治工程,加快推进骆马湖新沂河提标、长江扬中河段二期等流域防洪工程立项实施,提升工程防洪减灾能力。
推动 " 两河两湖 " 治理保护取得更大实效。持续开展长江岸线清理整治。强化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强化蓝藻打捞、生态清淤、调水引流、湖泛防控等工作,保障太湖实现 " 两保两提 " 目标。实施洪泽湖治理保护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
△洪泽湖
【地方这样干】
南通:全力构筑向海发展的 " 蓝色板块 "
南通是江苏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是万里长江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凌屹介绍,南通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美丽南通建设。比如,推进幸福河湖、美丽海湾建设,统筹区域治水、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入江入海排污口整治。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凌屹
高起点推动沿海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构筑江苏向海发展的 " 蓝色板块 ",奋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重要支点。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及 LNG 项目建设。建设 " 南通之链 " 滨江绿道,全线贯通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等。
△长江南通段
盐城:让 " 美丽风光 " 变成 " 美丽经济 "
" 盐城拥有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区域面积大的空间优势、集疏运体系完备的综合物流优势 ……" 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连春用 " 非常‘ 6+1 ’ " 来形容盐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连春
下一步,盐城将全力建设 " 绿色生态 " 之城,努力让 " 美丽风光 " 变成 " 美丽经济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加快 " 生态岛 " 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 美丽海湾 "" 美丽河湖 " 建设。
统筹推进城郊都市休闲圈和里下河水乡、古黄河等生态风光带建设。探索 " 风光 +"、海上 " 能源岛 " 等示范应用,大力推进低(零)碳产业园建设。
王连春透露,2023 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将于 9 月 25 日到 27 日在盐城举行,会议以 " 绿色低碳发展 共享生态滨海 " 为主题,提出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和盐城共识。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红艳 卢河燕 张瑜 / 文 顾炜 / 摄 郑芮 / 后期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