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上午,南京警方在南京医科大学举办公安合成服务进高校暨 " 校园安全大礼包 " 发放活动。南京市公安局、南京医科大学有关领导以及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 6 所院校 600 余名师生代表参加。
△活动现场
为向高校新生宣讲法治安全知识,南京市公安局内保支队牵头编写《校园安全大礼包》宣传手册,综合真实案例和防范要点,从国家安全、人身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七个方面进行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
南京市公安局新闻中心结合当前高校通讯网络诈骗十大高发案件,牵头编写《南京警方反电信网络诈骗宣防系列读本(高校版)》,深入分析犯罪分子的诈骗 " 套路 " 和识骗防骗技巧,使大学生深层次理解通讯网络诈骗背后的原理,提升法律意识和电诈识骗能力。
△为学生代表发放大礼包
警方提供 " 一站式 " 合成服务
" 为便捷、高效地向在校师生提供公安事项服务,我们牵头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部门,将户政服务车、交警服务车开进南京医科大学,现场为在校师生提供户籍办理、便捷车驾管等‘一站式’公安业务办理服务。" 南京市公安局内保支队支队长姜国文介绍,活动现场还布设了师生安全咨询、户籍咨询、出入境咨询等工作席位,为高校师生提供公安业务现场咨询和政策解答。
△民警在发放反诈手册
在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的学生络绎不绝。" 请问警官,有人往我卡里转了一笔钱,然后说打错了让我打回给他怎么办?"" 怎么判断和我视频的人是不是 AI 换脸呀?"" 通过什么平台投资才正规呢?"…… 对于同学们的疑问,民警们一一解释,并发放了反诈手册。
△民警在解答学生疑问
此外,民警还向在校师生发放了交通安全、留学生法治教育等宣传资料,播放高校反诈宣传视频、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短片,通过 " 拍照打卡 "" 识别反诈圈套 " 等趣味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宣防氛围。
上好开学 " 第一课 ",共建无诈校园
"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玩游戏时充值的经历 ?"" 有没有接到冒充电商的客服电话?" 反诈课堂上,民警通过剖析近期电诈案件,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为大一新生们讲解通讯网络诈骗形式和手段,宣传高校反诈知识。
△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
今年,南京市公安局以 " 无诈校园 " 创建为抓手,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高校反诈宣防新方式,举办两期驻宁高校学生安全工作培训会,138 名高校学工处长、学院书记和辅导员参训;组织高校内保部门,举办秋季开学 " 反诈第一课 ";制作 8 条反诈视频定向推送至 51 所高校,供校园大屏滚动播放,以点带面推动反诈宣防工作走深走实。
△警方为学生准备的大礼包
" 这份大礼包很全面,既有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的注意事项,又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对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来说,非常有必要,警察蜀黍真的很贴心。" 南京医科大学大一新生龚同学翻开刚领取的《校园安全大礼包》宣传手册,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大礼包中还有笔记本、雨伞、墨水笔等对学生来说比较实用的东西。
提升学生识骗防骗能力,教师保驾护航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沈瑞林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在平时教学生活中,教师也会时常给学生开班会,完善班级安全工作体系,筑牢校园安全立体防线," 安全工作为学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沈瑞林说。
今年 8 月,南京高校一教师郑某某接到学生小王求助,称家里有亲戚急需用钱,想请郑老师帮忙暂借 6000 元钱。郑老师在详细询问前因后果后,凭借多年反诈工作经验,第一时间识破骗局,成功阻止小王一笔 7800 元转账。据悉,郑老师一直把校园反诈宣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利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契机,组织学生观看公安机关推送的反诈视频,提升学生识骗防骗能力,被学生亲切地称为 " 反诈郑老师 "。
△校园安全大礼包
南京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高校师生正成为通讯网络诈骗受害对象增速最快的群体,在这次赠送的大礼包中,《南京警方反电信网络诈骗宣防系列读本(高校版)》通过案例讲解、知识科普的方式,介绍当下校园高发的案件类型,让高校师生在案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法律意识和识骗能力。
通讯员 宁宫新 谢捷 谷艾莉 现代快报 + 记者 尹翼星 文 / 摄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