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带货一哥 " 李佳琦被一支眉笔送上了热搜。
李佳琦在直播带货时,有网友质疑花西子的眉笔价格,李佳琦却选择直接质疑消费者的价值," 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随着事件发酵,歌手师洋也出来拱火," 嫌贵可以用锅灰刷眉毛 "。
你还真别说,穿越回古代,女子对于眉毛的审美是多元的,用来画眉的材料本就多种多样,丰俭由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的墨就是最流行的画眉用材。
为什么引发争议的是眉笔
为什么引发争议的是眉笔?
我们常说姑娘素颜叫 " 不施粉黛 ",这个 " 黛 " 指的是什么?《太平御览》记载:" 染青石谓之点黛。" 这样看来,黛是一种矿石,也是最初女子画眉所用的材料。由此可见,眉妆对于中国女性来说是化妆过程中不可省略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都是。所以这次,作为日常消耗品的眉笔,其价格受到关注,也在情理之中。
△《捣练图》局部
画眉,对于古代女子来说,是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见不到心上人时 " 懒画眉 ";秀恩爱时,让心上人为自己画眉;依偎在心上人怀里时," 黛眉曾把春衫印 ",就是说还没干的眉妆印到人家衣服上去了。可见,眉毛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意向。
古时,人们对于眉妆的审美也是多元的。
在文学作品中,文人常喜欢用 " 远山 " 来形容女子的眉毛," 两条眉黛远山横 "," 眉色如望远山 ",可以想象那时的眉型可能是带有一定如山峰般的棱角的。
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一书中记载了五代时期流行的眉样:" 五代宫中画开元御爱眉、小山眉、五岳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 其中,不少眉型都与山的意向有关。
△《簪花仕女图》局部
在中唐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种特别的眉形——蛾眉,像极了飞蛾的双翼。为了给这种张扬的眉毛以极大的展示空间,唐代还兴起一种怪风气 " 开额 ",就是故意剃掉头发,让我们现在严防死守的发际线后移,额头变大了,眉毛的展示空间也就更大了。
△《簪花仕女图》局部
古时,眉妆颜色也不尽然只有灰黑色。在诗文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关于 " 翠眉 " 或 " 绿眉 " 的吟咏,如 " 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绿色的眉毛能好看吗?想象无能的话,可以去看一下敦煌莫高窟,其中不少唐代彩塑便是画着绿眉。
南北朝时期,还曾流行过一种黄眉墨妆,也称 " 佛妆 "。原来多巴胺彩妆早就让古人玩明白了。
被 " 复刻 " 的螺子黛
再说回这款引发争议的眉笔,一支眉笔的实际克重只有 0.08 克,换算下来贵过黄金。
在它的商品详情页写着 " 本品复刻‘螺子黛’眉料 ",还为自己打上了 " 螺子黛养眉方 " 的标签,色号也命名为螺黛灰、螺黛栗、螺黛褐,并且引用了《隋遗录》中的描述。
螺子黛到底是啥?不少人对它的印象都源于电视剧《甄嬛传》,连家底雄厚的华妃都会因为自己的螺子黛被甄嬛分了去而暴怒,可见它确实珍贵。
△《江苏文库 · 精华编》之《醒世恒言》
《江苏文库 · 精华编》之《醒世恒言》中也有关于螺子黛的记载:" 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直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绛仙得赐螺黛不绝。帝每倚帘视绛仙,移时不去。" 这位吴绛仙因擅画蛾眉而被隋炀帝宠爱,螺子黛从来也都是管够。
△《明刻历代百美图》中的吴绛仙
螺子黛,确实就是古代最贵的画眉材料。它到底是什么?贵在哪?美国汉学家谢弗认为,制作螺子黛的重要原料是产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骨螺的分泌物。学者多米尼克 · 戈登推测,大约需要 10000 个骨螺才能获取 1 克高纯度的染料,所以螺子黛才需要千里迢迢由波斯进贡。
骨螺的品种不同,提取出来的螺子黛颜色也不尽相同。有一种刚被提取出来时发紫蓝色,但只要在太阳下面晒几分钟,就会变成靛蓝色。还有一种染色骨螺,可以提炼出漂亮的紫红色染料,称为 " 泰尔紫 "。
再来反观这款眉笔的成分,似乎并未发现与螺子黛的相似之处,可能灵感取自于 " 每颗直十金 " 吧。
丰俭由人的古代 " 眉笔 "
除了螺子黛,古代画眉的材料多种多样,丰俭由人。比如石黛、铜青、松花粉等等。甚至在唐至宋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的墨就是最流行的画眉用材,引发了 " 一日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 的新风尚。
早先画眉,女子们多用石黛,是一种矿物制成的颜料,它画出来的眉毛朦胧而浅淡。
到了晚唐,这一主流画法开始出现了变化。《清异录》中记载:" 自昭、哀来,不用青黛扫拂,皆以善墨火煨染指,号‘薰墨变相’。" 这时候的女子不仅开始用墨画眉,而且连化妆工具也不用,直接上手。再看看《簪花仕女图》中的眉形,还真有点像手指晕染出来的。
到了宋代,用墨画眉依然是主流。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写道:" 前代妇人以黛画眉,故见于诗词,皆云‘眉黛远山’。今人不用黛而用墨。"
△元《梅花仕女图》
用来画眉的墨是如何制成的?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一书中,把配方记了下来:" 真麻油一盏,多着灯芯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黑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
这样制成的画眉墨并不会做成笔状,而是会做成丸状,名叫 " 画眉集香圆 "。
民国时期,人们还发现了更简单的画眉材料制作方法。先点一根火柴,把瓷杯倒扣在火柴上,用于收集烟煤。材料虽简,但画眉的仪式感依然足,女子用小毛刷子蘸取杯底的烟煤,也可细细描绘眉峰。
所以你看
从古至今的女孩们
不论物质是否充盈
皆可创造美
文脉君也想对 " 所有女孩 " 说
你的美源于对自我的认可
一支眉笔决定不了你的价值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参考资料:
1. 孟辉 《花间十六声》,2006 年
2. 李芽 《中国古代眉黛研究》,《艺术设计研究》,2018 年 2 月
3. 李依洋、李芽 《中国古代女性眉黛及黛砚考略》,《服饰导刊》第十一卷第 4 期
来源:江苏文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