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乐观豁达几乎是全球长寿老人的唯一共性。相反,抑郁焦虑带来的伤害是全身性的。
近日,一项大型研究证实:做好 7 件事,可使抑郁风险降低 57%。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伍学焱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 袁勇贵
7 件事大大降低抑郁风险
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遵循 7 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调节免疫和代谢功能,有助于让大脑多个区域的体积更大,并进一步降低抑郁风险。
这 7 种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健康饮食、运动、健康睡眠、适度饮酒、避免久坐、多社交。
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中的 287282 名参与者,根据生活方式情况将他们分为三组:较差(0~1)、中等(2~4)、良好(5~7)。
结果显示,与生活方式较差的参与者相比,生活方式中等的人抑郁症风险降低了 41%;生活方式良好的人,抑郁症风险降低了 57%。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大脑多个区域的体积更大有关,如丘脑、海马体;与多个血液指标也有关,比如 C 反应蛋白、甘油三酯。
7 件事具体怎么做?
上述研究中提到的 7 件事,如果能在生活中真正落实,不仅有助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心血管系统、免疫和代谢状态等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
健康饮食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慢性病的发生 60% 取决于个人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中," 膳食不合理 " 又处于危险因素之首。
吃够果蔬:每天尽量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以深色的为佳。
种类多样:健康人三餐宜定时定量,每天摄入的食物尽量在 12 种以上,每周 25 种以上。
控油控盐: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 5 克,食用油不宜超过 25~30 克。
运动
运动会激起快乐和幸福感,并让人上瘾。先找一种你喜欢的运动,再将它培养成一种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 2~3 次力量练习。
合适的运动频次为:力量练习隔天 1 次,每周 2~3 天;有氧运动,每周 3~7 天。
控制烟草
一根烟从点燃至烧尽,至少能产生 4000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 69 种被确定为致癌物。
如何提高戒烟成功率呢?
果断戒烟 VS 逐步停吸,前者成功率高;
戒烟 14 天内,咳嗽、烦躁等 " 戒断反应 " 最为强烈,坚持下去就成功了一半;
家人的监督和鼓励非常重要,必要时前往戒烟门诊寻求帮助。
健康睡眠
在此次研究中,健康睡眠被界定为 7~9 小时。此前的多项研究也显示,夜间睡眠的底线时长是 6 小时,上限时长是 9 小时。
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打呼噜的人要及时去呼吸科或睡眠中心明确诱因,并尽量侧睡、减少仰睡,同时控制体重。
适度饮酒
此次研究将适度饮酒界定为:不饮或少量饮酒,其中女性每天不超过 14 克,男性不超过 28 克。
此前《柳叶刀》刊登的一项涉及全球 2800 万人的研究指出,饮酒没有 " 安全值 ",只要喝了就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大家尽量不喝酒,实在想喝浅尝辄止即可,不宜贪杯。
避免久坐
一般来说,如果每天坐姿超 8 小时、一周内超过 5 天,或连续静坐 2 小时不动弹,就称得上 " 久坐 "。
连续坐着的时间尽量不超过 50 分钟,工作时多起来走几步,或者去趟洗手间、接杯水都可以。
保持一定的社交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刘洋表示,如果不爱社交对自己的影响不大,自己还挺享受这样的生活,那就不成问题。
但老年人不爱社交,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健康问题,比如增加糖尿病和老痴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适度参加社交活动,不宜长时间独处。
把 " 快乐激素 " 释放出来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两大调节系统。快乐还是抑郁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 " 化学体验 ":当大脑释放 " 快乐激素 " 时,人就会感到快乐。
" 快乐激素 " 主要包括四种: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和催产素。这四种化学物质都能触发快乐,并且每种都与特定的事件有关。
和谐性爱
性高潮虽说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但其带来的愉悦感最多可以持续两周。
美国曾对 236 名 20~65 岁的受试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性生活质量高的人,总体生活态度更积极乐观;而长期得不到性满足的人,体内多巴胺分泌会减少,容易变得郁郁寡欢。
科学美食
多巴胺由酪氨酸合成,豆类、深海鱼类、奶制品和坚果富含酪氨酸,可以适当增加摄入;新鲜蔬果,尤其是深绿色蔬菜,也有助合成多巴胺。
亲密接触
与他人身体接触、建立信任,可以促进催产素分泌。不妨给家人或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经常约朋友逛逛街、聚聚餐。
另外,养宠物也可以增加内啡肽和催产素分泌,同时可以降低应激激素皮质醇含量。
多晒太阳
多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可以促进多巴胺产生,尤其是早上醒来晒晒太阳。
闭目冥想
每天留给自己一点平静的时间,深呼吸、冥想、静坐、瑜伽等均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焦虑。
听歌看剧
看些喜剧节目,即便勉强一笑也能促进血清素分泌。听音乐、唱歌、洗热水澡、按摩等,都可以减轻疲劳,远离焦虑烦躁,释放快乐活力。
来源 / 生命时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