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9-19
南京最霸气的地铁站名,出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聊一个最近很热的话题。

南京地铁 5 号线,30 座车站已开工并完成围护结构,58 条盾构隧道已始发,部分区段进入轨道铺设及车站安装施工阶段。

通车,指日可待。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秦淮区校场大道以南,国际路一带有个车站。

这一站名字,跟其他的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神机营站。

不明觉厉,这八面威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其实霸气的名字后面,大有渊源。

神机营

是个什么营?

从一则笑谈谈起。

互联网上大家经常玩一个梗,叫 " 大人,时代变了 "。

逻辑就是,冷兵器战争焦灼,其中一方突然掏出了枪械,然后降维打击。

B 站爆款视频《乔峰有枪也有音响》,弹幕就在刷这个梗

其实深究之下,古代并非只有冷兵器,很多时候热兵器往往能决定战争的走向。

特别是到了明代,火药的运用受到了空前重视。

朱元璋那会儿,设立了军需局,专门制造火器及其他军用品。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秘密武器都是大内专管,其他官员想见都难。

朱元璋

1407 年,明军平定安南,将一个俘虏带到南京。

他叫黎澄,也叫胡元澄,其父亲是胡朝的建立者,弟弟是当时的皇帝,可见有多显赫。

虽然出身钟鸣鼎食,他却并不纨绔,还有一项特别的才能——制造火器。

朱棣爱才,不仅没有责罚,反而加官奉赏,安排他指导 " 神枪火箭之法 ",而后 " 立神机营 "。

比起一个成建制的火器部队,那时的神机营更似一个火铳的制造机构。

朱棣

朱棣常御驾亲征,军事素养极高,他深知火器的潜力。

五征漠北,神机铳大显神威,火力压制,配合骑兵冲锋,攻无不克。

第一次," 先锐发声,震数十里 ";第二次," 连发神机铳炮,寇死者无算 ";第三次," 寇大溃,死伤不可计数 ";第四次," 首以铳摧其锋,继以骑冲其坚 ";第五次," 以神机铳攻之长劲弩 "。

那时的神机营发展迅猛,下辖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中军、十五司及随驾马队官军,共七万五千七十一人。

与专教阵法的五军营,主管马队的三千营并列,合称京城禁卫军三大营。

《江苏文库 · 精华编》中的《陔余丛考》记载:永乐征交趾,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习之。

神机营

神在哪儿?

神机营究竟 " 神 " 在哪儿?顺风局,摧枯拉朽,没意思。我们来聊逆风局。

神机营也吃过瘪。当初在土木堡,他们的精锐被瓦剌大军吃干抹净,几近覆灭。

后来,瓦剌军顺势而下,一路就打到了北京城的外面。

城门外,明军神色慌乱。

这下稳了。瓦剌点了万人大军,冲杀过来。结果,枪响了。

一时间,附近的民居枪声大作,瓦剌骑兵向前不得,后退不能,被活活打成了 " 筛子 "。

领导保卫战的是名臣于谦

神机营!是神机营的圈套!

瓦剌人也挺蒙,神机营不是打没了吗?

是的,一线部队是在土木堡打没了,但是二线的又顶了上来。

而且,他们有复仇的 BUFF。

作为三大营中最强的一支,不明不白葬送在土木堡太憋屈了。

战友尸骨未寒,队伍平白蒙冤,仇人就在眼前,还等什么?打,狠狠地打。

那一场,瓦剌主帅被击毙,一万大军几乎被全歼。

土木堡之变后,涌现出很多救国的名将。《江苏文库 · 精华编》中的《焦氏笔乘》就提到了郭登率兵抵抗瓦剌的故事。

小看神机营的人,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个叫小西行长的日本人最有发言权,他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1593 年,他正在朝鲜的战场上正面对决明军。

他早打探清楚,大明的火枪不行,杀伤力一般。

有没有一种可能,明军这次并未大规模使用火枪,是因为他们有威力更大的武器?

小西行长没多想。于是,炮响了。

是的,那个时候不仅有火炮,而且相当成熟。这个东西叫做佛朗机。

嘉靖年间,明军就从葡萄牙船队缴获了这种武器。并且在研究与改良之下,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大杀器,总有一款适合你:

有一种两米长的版本,有准星供瞄准,炮身可旋转,指哪打哪,威力巨大。

有一种九十厘米的款式,炮身有钢环,随架随打,主打就是一个方便灵活。

甚至,明军还造出了骑马用的佛郎机,专门给骑兵配备。

更厉害的是,每台佛郎机都有好几个子铳,可支持连发。遥遥领先。

南京霸气的 " 营 "

不止有神机营

而今漫步南京的街头,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尽。但只要留心身边的老地名,依旧可以窥见峥嵘。

南京带 " 营 " 的地名很多,这和明清两代的驻军不无关系。

除了上面聊到的神机营,与明代驻军相关的还有边营、中营、三条营等,与清代驻军相关的,有小营、蓝旗营、花旗营等。

当然里面很多地方,名字之霸气,不输神机营。

校场大道与神机营一带

比如,鹰扬营。这处位于鼓楼区巷陌,副食与西餐齐飞,烤鸭共咖啡一色,生活气息满满。

后来这个地方改为了现在人们更熟知的名字,阴阳营,分南北二巷。

在明代初年,鼓楼岗以北的地方都被划为驻军区,金川河的上游就驻有一支名为 " 鹰扬卫 " 的禁卫军,这就是 " 鹰扬营 " 的由来。

比如城佐营。这个长白街与申家巷之间的地方,很多南京人都不陌生。路两旁黄色的楼房鳞次栉比,雅致且清幽。

在清代,江宁府城守协署都司左营守备曾驻扎在这里。民国时期这里一直都叫 " 城左营 "。

" 左 " 变 " 佐 " 可能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讹传,但是多了 " 护佐 " 南京城的意思,又给人平添几分安全感。

还比如鱼雷营。这个地方比较小众,方位大概在上元门一带。

尽管旧迹淹没于历史长河,但《江苏文库 · 方志编》中的《江苏备志稿》中还可以找到鱼雷营的相关信息。

鱼雷营前身是 1892 年创立的清朝军队南京鱼雷分局,1910 年改为南京鱼雷营,1929 年正式定名为海军水鱼雷营。

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的老百姓罹难。至今,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找到 " 鱼雷营丛葬地纪念碑 "。

地图上可以搜到鱼雷营丛葬地纪念碑

城市的样子日新月异

但换了面貌的老地方仍在继续传奇

它们很愿意跟你分享过去的故事

只要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文 / 摄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