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鸿山遗址博物馆发布公告
进一步优化开放时间
周一不闭馆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为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进一步优化博物馆开放时间,鸿山遗址博物馆将于即日起取消周一闭馆,具体安排如下: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 — 17:00
(16:00 停止入馆)。
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
2023 年 9 月 20 日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
10 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入选长江文明溯源之旅
自 2003 年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积极开展
传承、保护、利用工作
让这份 " 历史遗产 " 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面积约 750 万平方米,北至鸿山街道北伯渎河外约 200 米,南至后宅东路,西至飞凤路以西约 100 米,东至鸿山街道东伯渎河外约 300 米。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建设六大功能区:博物馆展示区,建有鸿山遗址博物馆;遗址现场展示区,建有 42 万平方米的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湿地生态展示区,建有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农业生态展示区,建有梁鸿农场、从心农业、安利植物研发中心等项目;休闲观赏区,建有中华赏石园;功能服务区,推进建设鸿山遗址博物馆配套设施。
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展示共分五期:邱承墩保护展示区暨鸿山遗址博物馆;鸿山墓群 BH3、BH4、BH5 本体保护展示区;九曲河内区域保护展示区;吴家浜区域保护展示区;九曲河南区域保护展示区。
鸿山遗址博物馆是以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依托、在已经发掘的特大型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墓——邱承墩原址上建成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于 2008 年 4 月正式落成,总建筑面积达 9139 平方米,于 2020 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博物馆展示区域包括 " 两馆一址 ",分别是中国吴文化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和邱承墩战国贵族墓原址。
中国吴文化博物馆全面展示了无锡地域文明进程和吴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
在鸿山遗址博物馆可以一窥无锡徽标 " 玉飞凤 " 的真容。三枚凤形玉佩,体态优雅饱满,呈白色,微透明,作振翅欲飞状,是国内发现最早的微雕玉器,亦为越国玉器阴刻工艺的代表。在这里,青少年还可以体验习拓 " 玉飞凤 "、篆刻鸟虫纹、书写竹简、寻宝探秘等一系列社教活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配合,为孩子们种下一颗颗文化的种子。
鸿山遗址博物馆主要展示鸿山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详细叙述了鸿山遗址的发现、发掘、保护及利用的过程,全方位展示吴越时期贵族的精致奢华生活和当时严谨的墓葬等级制度、礼乐制度,亦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高超的陶瓷和玉器的制作技艺。
邱承墩战国贵族墓原址全面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墓葬形制和等级规格体系,再现了考古发掘过程,普及了文物考古知识,增强了观众文物保护意识。
2019 年至 2021 年,在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发现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城池遗址——吴家浜遗址,这座城池以河为路,城内河流纵横交错。经对出土文物特征分析和碳 14 测定,判断这一遗址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城池。考古勘探表明,这座城池由内至外分为内城、外城、郭城,占地面积约 80 万平方米。吴家浜遗址的发现为吴越文化研究提供更多实物资料。
鸿山墓群本体保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9 年至 2022 年实施鸿山墓群 BH3、BH4、BH5 本体保护展示工程,采用原状保护、覆土保护、竹罩保护三种方式,完成了 42 万平方米范围内的 52 座土墩墓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并设置了独具乡野气息的参观路线和游人步道,利用趣味性阐释系统和公众考古教育设施,进一步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大遗址现场的中华文明体验感。
鸿山墓群本体保护展示阐述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
即将上新
今年,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进配套设施项目建设,项目位于鸿山街道东上浜,总用地面积约 63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4500 平方米(含地下约 2000 平方米),致力于打造既满足游客服务接待休息、展览互动的需求,又满足考古工作站日常办公、文物整理、库房保管及开展公众考古研学活动的需求。
游客服务中心
公众考古体验中心
考古工作站
三大功能区
将为市民朋友们带来更多参观新体验
跟着小布一起精彩抢先看 ~
配套设施日景鸟瞰图(效果图)
配套设施黄昏鸟瞰图(效果图)
配套设施入口广场(效果图)
配套设施下沉广场(效果图)
快来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接触吴地历史
" 沉浸式体验 " 探寻吴地人文吧
来源:无锡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