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陕西 2023-09-21
【社会】西安百岁教授过世4年,3个非亲生子女从反目到对簿公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收到陕西省高院的再审裁定书时,69 岁的唐翰悲喜交加,喜的是拨云见日,深感公理还在,悲的是身为子女这个身份,终于有望在法律上得到认可。

唐翰是西安百岁教授唐某的儿子。唐某在世时,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和睦。唐某肯定不会想到,他过世后的这 4 年里,三个非亲生的孩子反目到对簿公堂:他们究竟是为争遗产?还是为了争口气?

百岁教授与他的 3 个非亲生子女

2019 年 3 月 28 日,101 岁的唐某在西安去世,他原是唐都医院骨科主任、知名骨科教授,一生从事医、教、研工作 50 余年,曾立二等功 1 次,三等功 2 次,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1 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的妻子先于他 5 年去世,夫妻俩都曾在唐都医院任职多年。

唐某的侄子唐灿(化名)说:" 叔叔原居住南京,因在第四军医大学的医院工作迁往西安。他无子女,便将姐姐的次女、次子过继为自己的孩子,并更名为唐静(化名)、唐翰(化名)。后来,在西京医院有位未婚先孕的年轻女子生了一女孩后无人认领,叔叔婶婶领养了这个小女孩,取名唐依依(化名)。"

对此,唐翰也说:"1963 年,一名 17 岁的产妇生下一名女孩后离去,我妈妈菩萨心肠,抱起孩子就放不下,随即交了 7 天的护理费,将其抱回家,由此我多了一个妹妹。"

另一亲戚说:" 舅舅(指唐某)家三个孩子都不是舅舅、舅妈亲生的,舅舅舅妈一生都没有生过孩子。"

据唐翰回忆:" 小时候,我父母每月给我们寄生活费,直到 1970 年我参加工作、姐姐下放到农场。我们写信给父母,不要父母再寄生活费了。工作后,我和姐姐每年回来探亲与父母团聚,过年父母亲会把好吃的都留着,等我们回来。我曾买了辆车,落在妹妹唐依依丈夫张某名下,方便他使用,母亲去世后由张某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父亲将工资卡也交给张某支配。"

在众多亲友记忆中,唐某的 80 岁、90 岁、百岁寿诞都是由唐翰来主持,老人去世后也是唐翰以儿子的身份代表全家致答谢词。

唐家提供的一些视频资料显示,唐翰和姐姐唐静在一些公开场合都叫唐某夫妇为爸爸妈妈,唐某众多亲友给法院提供的证词上显示 " 唐翰就是老人的儿子 "。

在同事、朋友、亲属间,唐某夫妇颇有口碑,在大家眼里,他们的家庭充满了幸福和爱。没想到,这个家庭在两位老人都去世后却爆发了遗产继承纠纷。

" 抱养 " 女儿称她是唯一亲生

墓碑上有哥姐名字为 " 热闹 "

唐某去世后没有遗嘱,唐翰说:" 妹妹唐依依拿走了父亲所有的存款,干休所工作人员要求三个子女必须同时到场领取丧葬费、生活补助费、抚恤金,我和姐姐签署委托书委托妹妹代办领款手续后,妹妹领取了约 82 万元,给了我 23 万后将剩余钱款、父母的存款及住房都据为己有,也不再理我和姐姐。" 唐翰说,他和姐姐原设想,将父亲留下的钱拿一部分出来,作为唐家后人今后回西安探亲、扫墓使用,但没想到直接被妹妹剥夺了继承权。" 甚至我回到家后,原本属于我们的家,被妹妹一家人搬了进去,直接占为己有。"

据了解,唐某夫妇一生很勤俭,每月两人退休工资将近 2 万元。如今唐翰姐弟俩都是 70 岁左右的人,而唐依依也 60 岁了。唐依依认为,父母生前有口头遗嘱,房屋和财产均由她一人继承。此举激怒了唐翰。

2021 年,唐翰和姐姐委托律师向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分唐某留下的遗产。

庭审时,唐依依对法官称自己是父母唯一亲生孩子,唐翰、唐静口头上叫父母爸爸妈妈,但没办过手续也没一起生活。面对 " 为什么父母生日等都是唐翰作为儿子讲话、父母去世后领抚恤金为什么让哥哥姐姐签字、父母墓碑上为什么有唐翰、唐静名字 " 的诸多质疑时,唐依依回答:" 他们(指唐翰、唐静)小时候就是这么叫的,但是唐某说他们没有办过手续。哥哥姐姐平时跟我们都很好,而且爸爸平时对他们也有帮助,我就想着大家都可以拿一些抚恤金。而且大家经常走动的就是亲戚,(墓碑)写上也热闹。"

" 过继 " 儿子称打官司本为争口气

却打丢了作为儿子的身份

唐翰姐弟提供了父母过生日的光盘、葬礼视频,以及他们作为子女名字刻在墓碑上、" 钉棺木 "" 摔老盆 "" 抱骨灰盒 " 等视频资料,来证明他们是继承人关系。唐静组织部门的《干部履历表》家庭成员中也载明 " 父亲唐某,母亲胡某 "。

一审法院认为唐翰姐弟长期生活在南京,二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和唐某之间的抚养关系,唐翰姐弟败诉。

姐弟二人上诉后,2022 年 2 月 24 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了原判。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中,因唐翰、唐静与被继承人唐某、胡某并未办理收养登记手续,双方相互虽以父母、子女相称,但根据唐翰、唐静所提交证据,双方并无 " 长期共同生活 " 这一法律事实,因此,唐翰、唐静以唐某、胡某养子女的身份要求继承分割父母遗产的上诉请求证据不足,应予驳回 ……

唐翰对打官司一事感到很委屈:" 我们起初打官司不是为了钱,只是争一口气,但没想到连作为子女的身份都给打没了,还要寻找各种证据,证明我爸是我爸。"

陕西省高院裁定指令西安中院再审

再审时,唐翰姐弟的代理律师提出,原审判决未对姐弟俩提交的大量能够证明其系被继承人唐某子女的证据进行列举和评判,应当纠正。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原审中,姐弟俩提供了干部履历表,唐某生前所在单位的证明、微信聊天记录、视频、照片等证据,二审法院未对上述证据予以综合认定,仅以申请人与被继承人未长期共同生活为由驳回姐弟俩的诉讼请求不当。

今年 7 月 31 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指令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本案。

唐翰姐弟拿到裁定书时感慨万千。9 月初,唐翰向省高院的法官们写下感谢信:" 收到裁定书的那一刻,我们顿感悲喜交加!喜的是拨云见日,深感公理还在,法治依存!悲的是跨越一个世纪的‘唐’姓归属,最终还需一纸公文来加以佐证。对于古稀之年的我们,实在是大大的讽刺。人生中所有的麻烦,皆因不懂感恩。这种亲情被人为割裂、抛弃的无情,使我们对人性中的忠诚、爱、责任产生强烈的怀疑 …… 几十年来,父母的养育之恩与儿女的反哺回报被一笔勾销。那些个在诉讼的日子里所有的委屈与愤懑吞噬着我们。感谢高院参与此案审理的法官们,依据所有的证据材料追根溯源、抽丝剥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正义感为我们赢得了尊严!尽管过程充满曲折与艰难,但我们始终相信,就是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失。"

对于被哥哥姐姐状告一事,9 月 20 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唐依依。

唐依依表示:" 从他俩告我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亲情了。他们没照顾侍奉过父母一天,父亲离世后的第二年,他们姐弟俩就回来要求变卖父亲的房子,要分割家产。父亲离世后,我给了哥哥 20 万,姐姐当时说不要。当时哥哥很知足,但万万没想到一年后他回来要卖老人的房子,房里父母的鞋子我都没舍得扔一双,房间里有父母生活的大量印迹,这是留给我们的念想。"

唐依依说,她不怕再审,一切交给法院判决吧。

同事称唐教授一生耿直忠厚

在国内骨科界有口皆碑

唐都医院一些医生回忆,唐教授一生耿直、忠厚,是国内骨科界少数几位最资深且活跃在临床第一线的专家之一,每周查房,看门诊,依然给年轻医生授课,并不辍写作,著述甚多。

医院一退休的老院长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唐教授教学严谨,非常有名气,堪称西北骨科第一刀。

医院一位医生杨彤涛曾经撰文回忆说:" 有时他(唐某)也很严厉,纠正晚辈的懒散和随意,期望他们最终成为有修养、有品位的学者。他在求医者面前总是和蔼的,我也亲眼见他年近耄耋之年,怒目横眉,抓住医闹的领子,伸出拐杖要打 ……" 杨彤涛还说," 唐教授做骨科主任时,每天早早来到病房,亲手关闭多余的灯,带领刚毕业的住院医生查房,纠正他们的病历,示范打石膏、打牵引、做手术,为抢救病人睡在办公室。严格的要求,使一个个研究生成了国内著名骨科专家、医院院长。精湛的医术,使一名名患者重新回归社会与家庭。唐教授的博学和仁厚,在国内骨科界有口皆碑。"

这样的名医却因未立书面遗嘱,导致身后子女们发生争执。

律师建议生前尽早规划

避免遗产成为吞噬亲情和善意的猛兽

陕西其源律师事务所律师程永全表示,遗产继承问题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来自中国基层法院的统计资料显示,有近 70% 的继承纠纷是由于被继承人生前没有设立遗嘱或没有进行传承安排引起的,而在剩下的 30% 继承纠纷中,又有近 84% 的案件是因为遗嘱欠缺法律要件或形式、内容违法引起的。辛勤积累的财富没有福泽后代,反而引发亲人反目、争端不断,这一定是财富创造者们不想看到的局面,实际上生前尽早规划,这个问题并不难以解决。期待所有人都能诚实守信、理性面对、依法处理,避免遗产成为吞噬亲情和善意的猛兽。

来源 / 华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