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 " 盐晶 " 型地标建筑、全国独有的盘铁、可爱的盐雕手作体验 …… 在盐城,有一座全国唯一的 " 国 " 字号海盐博物馆。
近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主办的 2023" 博物知旅 " 融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盐城,现代快报记者探访了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
穿越千年,领略 " 煮海为盐 " 的历史文明
站在博物馆的门口仰望,博物馆建筑外观以银白色正六面盐结晶体造型点缀,就好像串串盐晶散落串场河畔。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讲解班班长杨倩表示,这座建筑本身就是博物馆的一个亮点,是中国建筑大师程泰宁先生的杰作。
走进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艘木制帆船和一组盐工取卤制盐的铜像,让观众一下穿越回到千年前的两淮盐场,看到当年盐工们辛苦劳作的景象。
这座网红建筑里,几乎囊括了所有与海盐相关的历史记忆。游客可以通过 " 煮海为盐 "" 淋卤煎盐 "" 淋土成卤 "" 晒灰采卤 " 等实景展示,清晰了解海盐的前世今生;也可以通过千百年前制盐的工具、运盐的牛车、运销食盐的执照和厚重而朴实的陶器等文物,触摸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此外,和盐相关的各种戏曲小说、诗词歌赋也展现在游客面前。
太独特!" 镇馆之宝 " 盘铁全国独有
杨倩介绍,中国海盐博物馆拥有馆藏 20000 余件(套),海盐类馆藏为全国最多、最全,商周至清代完整序列的制盐工具为主要馆藏特色。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古代海盐煎制生产工具——整块盘铁和方形切块盘铁等,为全国独有。
△切块盘铁
" 盘铁 " 是古代主要煎盐生产工具,由汉代牢盆演变而来,历代形制不一,有圆形,有方形;有整块,也有切块。
平时,盘铁被分开存放,专人保管。制盐时,通过草料制成卤水,过滤后就变成盐卤,每个盐民分得一块盘铁,到煎盐的时候,把它拼成直径超过一丈的大盆,称为 " 劳盆 "。
△整块盘铁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博物馆内有一整块盘铁,由生铁铸造,出土于盐城市区县前路,使用时间约为唐代和宋代早期。
" 它的出土印证了早期海盐生产工具的形制,反映了海盐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杨倩表示,这块盘铁是 " 镇馆之宝 ",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学术研究价值。
做盐雕、海盐手工皂、海盐热敷包 …… 亲手探索盐的世界
博物馆的文创区,各种小动物造型的盐雕文创也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盐雕
在博物馆的研学课程中,可以体验亲手制作盐雕。丰富的研学课程是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 神秘的大海 奇妙的盐晶 "" 海盐,开课啦!——博物馆一日学 " 等相关研学课程深受好评。截至目前,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已与当地 40 多家学校共同开展过研学活动。
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顾倩说:" 我们馆跟社区也有不少合作,会定期组织博物馆健康行活动。" 针对社区不同人群,设置了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如针对小朋友,组织盐雕制作课程;针对青年居民,开展科学用盐学习指导;针对中老年居民,开展海盐热敷包讲解等。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将推出 " 一部历法 两个中秋 " 课程、中秋诗会、一块月饼的故事、树中秋等节日习俗体验活动。
现代快报 + 记者 裴诗语 文 / 摄
部分图片由张冬青摄
(校对 张红霞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