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保药店卖 82 的药,互联网药店只要 20 多元?
线上线下价差为何如此明显?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一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口服液时意外发现,相关药品在网上药店的售价 " 便宜很多 ",最大价差达 3 倍,这让她很费解。
根据市民提供的收款凭证,在医保药店,一款双黄连口服液的规格为,一支 20 毫升 / 一盒 10 支,售价为 82 元。
而在美团买药 App 上,同品牌同规格的药品,售价 27 元到 34 元不等。以最低的 27 元计算,只有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价差如此之大?
到底什么价位才算合理?
记者登录随申办,进入 " 医院药品采购查询 ",发现多家医疗单位的采购记录显示,该品牌双黄连口服液,规格为 "10 毫升 12 支 ",参考价统一为 50 元。
随申办查询到的价格显示 120 毫升 50 元,那么药店 200 毫升 82 元,看上去是合理的。
而根据本市医药管理部门的规定,零售药店销售集采平台药品,可以加价一定比例。这样来看:医保药店双黄连口服液的销售价格,应该没有突破规则。
市民获取药物主要有三种渠道:医院药房、线下药店和互联网药店,三者运营模式各不相同。
药价是怎么定出来的呢?
为何差异明显?
药店作为营利性商业机构,采购药品具有自主权,无需在阳光平台上下单。所售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售价,可在医院药价基础上,上调一定比例,但必须上传至 " 上海市医药采购服务与监管信息系统 "。
互联网药店则是以市场化方式运营,药品不纳入医保,买药均是自费。
因为运营成本、渠道、补贴差异,更有可能出现价格差。互联网药店还可以不惜成本、制造低价爆款,拉动销量和关注度。同一种药在线下药店的售价高于互联网药店,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
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和医院的价格
能不能更便宜些呢?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表示:医保部门始终保持对药品实际销售价格的监测,一旦发现价格异常,将对该药品在上海不同医院、不同药店及互联网渠道的销售价格进行核实,开展约谈,提醒供需双方议定合理的售价。
就新闻中提及的双黄连口服液,医保部门表示,该药已于今年 8 月纳入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目录,目前公示的中标采购价格为:10 毫升装 6 支,11.25 元;10 毫升装 12 支,22.5 元。预计 10 月份,上海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将执行该价格。
另外,医保部门还透露,为方便广大市民通过互联网配药,他们正在抓紧研究将互联网药店纳入医保支付的有关工作。
来源 《新闻夜线》栏目组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