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无锡 2023-10-05
这座江南第一古镇,火了3000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隽影梅里境,一梦回千年 "

华灯初上

梅里古镇人群熙攘

迷离的水波光影中

画舫载着 " 明月 "

仿若跨越长河而来

让人梦回千年伯渎

漫步于新旧交替的时光

尝一口诱人的麦饼香

逛一场烟火气十足的江南集

在美如诗画的水乡风景中

遇见一个古老而又鲜活的梅里

梅里好市

在这里

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

每一道门槛都有传说

……

吴地文明 在这里发源

江南第一古镇

梅里的故事要从 3000 年前

" 泰伯奔吴 " 的故事说起

商末周初,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辞让王位,偕二弟仲雍,一路跋山涉水,从陕西岐山来到无锡梅里(今无锡新吴区梅村街道)建都,史称 " 句吴 " 国,开启吴文化之先河。

作为吴文化的始祖

泰伯的故事

在江南一代广泛流传

时至今日

走在梅村街道

与泰伯相关的元素仍然随处可见

伯渎河

泰伯初到时,梅里还是荒蛮之地。他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人,和他们一起开发江南,还带领人们兴修水利,开挖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

千年之后

如今的伯渎河

依然延绵不绝、风光无限

极具历史底蕴而又焕然一新

蜿蜒的河道两岸

鲜花烂漫、绿意盎然

文化场景丰富

自然气息十足

休闲娱乐、体育锻炼等

业态功能一应俱全

精笔细描勾勒出老百姓的生活美学

伯渎河一期工程步道

今年年内

在伯渎河西岸

一条近 20 公里的滨水步道将全面贯通

沿线三个街道十余个社区串珠成链

既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也为周边百姓打造了

一片绝美的休憩空间

泰伯庙

泰伯庙位于无锡新吴区梅村街道伯渎河畔,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 154 年)。以往正月初九泰伯生日,不少城乡百姓都会自发组织泰伯庙会。千百年来,盛况空前、历年不衰,乡间甚至流传出了 " 正月初九拜泰伯,稻谷多收一二百 " 的民谣。

记忆中的泰伯庙会

有集市、有表演

各式各样的零食水果、手工玩具

让路过的小孩子们流连忘返

热闹的舞龙表演

传递着人们最纯粹的喜悦

庄重的祭祖仪式

也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祈愿

如今的泰伯庙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

又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国学堂、大夏堂、隔凡楼等重要空间

优化升级、修整一新

来到这里

看一次展、听一堂课

便能一览吴文化的深厚渊源

吴韵风华 在这里传唱

" 一曲吴歌酒半酣,声声字字是江南 "

吴歌台上、琴声悠扬

锡剧演员身着戏服

演绎着世代相传的名篇曲目

一声声轻柔婉转的吴越之音

让慕名而来的听众们

如痴如醉

吴语绵绵、丝竹声声

无论是细腻、温婉的锡剧旋律

还是如泣如诉的弦乐之音

都蕴含着满满的江南韵味

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梅村是诗书礼乐之邦,也是名副其实的 " 二胡之乡 "。早在 1965 年,梅村就兴办起了民族乐器厂,开启了梅村制作二胡的历史。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

无锡涌现出华彦钧、刘天华、蒋风之等

一大批二胡演奏艺术家

也流传出了《二泉映月》《光明行》等

一首首誉满天下的二胡名曲

他们所获得的荣光

离不开梅村深厚的吴音底蕴

也正是有了他们

才成就了梅村 " 二胡之乡 " 的美名

现如今

梅村已成为二胡产业重镇

生产的二胡蜚声国内外

1000 平方米的二胡产业园

3000 平方米的二胡文化园

专业化的行业机构

高规格的乐器展、演奏会

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举措

正把 " 二胡之乡 " 的品牌擦得更加明亮

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

日转星移之间

梅里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年

但故事中的吴风雅韵

始终一脉相传、历久弥新

— END —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的采编或原创内容,欢迎转载并请注明出处。

来源 | 无锡博报

相关标签

江南 古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