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12)班 张语晴
暑假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前往新疆旅游,这次为期十天的新疆之旅让我获得许多新的发现,比如葡萄干是怎样晒制出来的、骆驼为什么可以很久不喝水、新疆为什么天黑得那么晚、沙漠里的沙子和海边的沙子有什么不同 …… 但是我觉得这次旅行中最令我震撼和有趣的发现还是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 " 坎儿井 "。
炎热的夏季在年降水量不过 16 毫米、地表温度可以达到 89 摄氏度、《西游记》中 " 火焰山 " 的所在地——吐鲁番旅游可是有 " 勇士 " 的感觉的,然而到坎儿井游玩却让我们收获了一份出其不意的清凉。坎儿井景区的入口是一个充满凉意、幽深的洞口,有一个大石碑上刻着 " 坎儿井源 " 四个大字,还刻着 "5272" 四个鲜红的数字,导游姐姐说 "5272" 正是坎儿井的总长度,我不禁惊叹这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啊。我们在导游姐姐的引导下参观图片和视频资料知道了坎儿井的由来历史、挖掘开凿、使用维护等全过程。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特有的一种古老水利工程,是西北沙漠干旱地区居民赖以生存的水源,用它来耕田灌溉、放牧牛羊、日常饮水 …… 坎儿井由人工挖掘的竖井和具有一定纵坡坡度的暗渠组成,在地面还有输水的明渠,在地下有储水用的涝坝。坎儿井的暗渠长度一般在四五公里,最短的有数百米长,最长的可以达到十公里。在暗渠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分布着竖井,竖井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为了集水,另一个为了在开挖暗渠时通风、出土及后期维修。竖井的开挖深度一般在几米到十几米,竖井口叫龙口,将挖出的土围在龙口周围,在空中俯瞰,绵延的坎儿井就像是一条长长的串珠。
乘电梯到几十米深的地下二层,可以看到实体坎儿井构造。温度变得很低,很多人不由自主发出 " 太凉快了 " 的感叹。由昆仑山上融化的雪水汇集而成的坎儿井水汩汩地在暗渠中流动,异样地清澈透明,从几个方向分别流向远处的竖井。我们跟随导游姐姐上到地面,站在高处又可以看到星星落落的 " 龙口 " 散布在干燥炎热的土地上,绵延至远方。正是这样的横竖贯伸、上下错落的水利工程源源不断地供水滋养了一方人民安居乐业,真是一项卓越的水利工程。
亲身体验了吐鲁番的炎热和干旱,我很难想象在古代那样落后的劳动条件下,没有挖掘机也没有钻井机,勤劳的当地维吾尔族劳动人民,仅凭借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就完成了如此伟大而影响深远的水利工程,让干旱的沙漠变成了绿洲,这是他们的智慧结晶和辛苦劳动的成果,也是我们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