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刚刚卖完刺梨的农户忙着除草、剪枝,进行刺梨地的管护,期望来年的刺梨有更好的收成;厂里,刺梨经过深加工成为刺梨原浆、饮料、果脯等刺梨产品,被运输到上海、重庆、广州等市场,换成 " 真金白银 " 装进群众口袋。
△采摘装框的刺梨鲜果。陈嘉逸 摄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水城区刺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 40.3 万亩,六盘水市水城区 16.2 万人依靠刺梨踏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水城区有 " 中国野生刺梨之乡 " 的美誉。刺梨在山野、沟涧、路旁随处可见,在土地贫瘠、环境恶劣的石旮旯中能坚强生长,具有适应性强、较耐寒、稍耐阴、根系发达、树冠繁茂等特征,在石漠化治理绿化荒山、涵养水土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近年来,在贵州初好的经营下,刺梨已 " 蝶变 " 成水城区的特色富民产业。
△刺梨产品。乔三仑 摄
2018 年,贵州初好落户水城区,建设年可压榨 12 万吨刺梨鲜果的加工厂,这也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刺梨产品生产线。抓住全省打造 " 贵州刺梨 " 公共品牌的契机,按照 " 贵州刺梨 " 评价通则及系列产品标准,贵州初好深挖刺梨 " 特 " 的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仅 2022 年,贵州初好完成 6 款刺梨新品配方,申报 3 项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贵州省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认定。
△农户在基地采摘刺梨。姜宁 摄
作为水城区属国有企业,贵州初好立足 " 特 " 的优势,积极打造 " 种、研、产、销 " 一体化产业链,以 " 维 C 之王 " 展现 "C 位 " 担当,肩负辖区内 40 余万亩刺梨鲜果保底收购、原汁压榨、研发加工、市场营销重任。每年,初好公司轮流奔赴全区 23 个乡(镇、街道),以每斤 3 元的收购价进行刺梨鲜果收购,让昔日山间野果成为果农增收 " 金果果 "。
△刺梨收购现场。初好公司 供图
" 今年,初好农业继续按照 3 元每斤的刺梨收购价格对农户种植的鲜果应收尽收,目前已收购数量超万吨,兑现农户收购资金 6000 余万元。" 贵州初好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品说," 为确保收购鲜果保质保量压榨成汁,公司采用国内先进生产设备、优质的生产工艺,以 24 小时轮班工作模式进行压榨生产。"
△刺梨鲜果压榨生产线。姜宁 摄
厂里赋予 " 新身价 ",地里长出 " 新滋味 "。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刺梨种植大户徐天勇,今年采摘了 20000 斤刺梨果,收入 60000 元。" 初好公司的收购保底,让销售没有后顾之忧,离在城区买房的目标又近一步了!" 徐天勇说。今年,在野钟乡,依靠刺梨产业,带动 2187 户村民实现户均 3000 元至 10000 元不等的收入。
△专业技术人员在刺梨基地里讲解修枝整形要点。陈婉莹 摄
从 " 种好 " 到 " 卖好 ",水城区刺梨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长,产业融合不断增强。贵州初好持续加强与中科院地化所、中国农业大学等众多科研机构、知名高校的合作,相继打造了 " 教授工作站 "" 科技帮扶食品(保健品)研发基地 "" 帮扶项目人才培训基地 " 等,组建了以博士、硕士等高端科技人才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专职科研人员数量总计达 22 人,初好品牌 " 香飘万里 "。
今年,贵州初好聚焦强化刺梨产业核心优势建设,从原汁、饮料到口服液,从果脯、含片到面膜,覆盖食品等多领域,已建成年处理刺梨等农特产品 12 万吨的前端生产线和气泡水饮料、刺梨干果切片等 10 余条后端生产线 …… 推动 " 农产品变工业品、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 ",让 " 优势资源 " 转化为 " 优势产业 "。
△刺梨产品。乔三仑 摄
5 年深耕,贵州初好的刺梨系列产品,在 2022 年 11 月中国博鳌亚洲论坛亮相 2022 全球食品饮料论坛;首款刺梨果汁气泡水,在炎炎夏日俘获年轻群体芳心,成为企业引流的 " 当家之作 ";在 " 贵州刺梨 · 健康中国行 " 上海站产销洽谈会上,与盒马、百盛集团、麦德龙等 10 多家知名商企达成新一轮合作意向;刺梨精酿、刺梨牙膏、刺梨袋泡茶、刺梨咖啡等产品,正悄然进入人们生活。
目前,贵州初好已建成年压榨处理刺梨等农特产品 12 万吨的前端生产线和气泡水饮料、刺梨干果线等 14 条后端生产线,其刺梨生产加工产能跃居全省行业前列,建构起康养、果汁饮料、休闲食品、功能饮料、酒精饮料五大系列,涵盖 18 种产品,形成了线上平台全覆盖,高铁、高速公路引领覆盖全国的线下销售方式。截至目前,累计产值已达 3.5 亿元,累计完成销售额 2.3 亿元。
来源:水城融媒
编辑 黄聪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