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一部《大宅门》横空出世,至今仍是国产电视剧历史题材巅峰之作。
△《大宅门》官方海报
历经 45 年,郭宝昌以自己 26 年宅门生涯写就这部经典之作。剧中,同仁堂的荣辱兴衰以及官场恩怨、情场爱恨、商场输赢等,皆是郭宝昌亲身亲历的 " 宅门 " 史。该剧当年创下 17.74 点的收视率,一举夺得 2001 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播出至今已有 20 多年,依旧深受观众喜爱。
10 月 11 日,传奇导演郭宝昌在北京离世,人生定格 83 岁。大风起兮,郭宝昌和他的宅门江湖随风而去 ……
儿时被卖进 " 大宅门 ",《大宅门》原型初现
郭宝昌在《我与 < 大宅门 >》一文中写道:" 我自幼在大宅门里生活,成长于大宅门中,达二十六年。大宅门里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血泪情仇,几度兴衰,我耳闻目睹,亲历亲为,酸甜苦辣,悲喜怒怨,无时无刻不在激荡我的情怀。"
郭宝昌,原名李保常,出生于一个北京最底层的贫困工人家庭。两岁时父亲冻死街头,母亲将他以 80 块大洋卖出,后又被辗转变卖,最终才以 200 块大洋被后来的养母郭榕买去,成为同仁堂乐四爷的养子。
郭榕与郭宝昌经历相似,12 岁时被卖进同仁堂做丫头,被三老太太看中挑选去抱她心爱的宠物狗,一抱就是 11 年。后又被当时 70 岁的同仁堂董事长乐四爷乐镜宇看中,将其娶进乐家大门," 抱狗丫头 " 一夜之间变成了 " 掌门人太太 "。
在大宅门里生存,没有孩子是不行的,但 70 岁的乐镜宇已失去了生育能力,为了财产不落于他人之手,郭榕便花了 200 大洋买来郭宝昌,作为养子养育教导。
北京同仁堂便是电视剧《大宅门》的原型,主人公白景琦的原型就是养父乐镜宇,郭榕为李香秀的原型,郭宝昌则是李天意的原型。
郭宝昌这么形容其养父:他自幼顽劣,个性张扬,属于不闹出点事儿来活着就不自在的那种人,年轻时终于被母亲赶出家门。这一来,他更是无牵无挂,满天下闯荡,终于独创了一份家业,衣锦还乡,自立门户。他享过福,受过苦,撒过欢,坐过牢。他宽容大度,医道精湛,处事潇洒,救了不少人;但是,他的愚孝,他的暴戾,他的惟我独尊,也毁了不少人。
《大宅门》这部电视连续剧反映了同仁堂这个大家族自 1880 年至 1937 年期间,随着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渐变过程。
剧本 4 次被毁,终成《大宅门》传奇
《大宅门》作为国产电视剧巅峰作品,自 2001 年首播以来经久不衰,至今仍在各大电视台热播。这部剧背后,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郭宝昌在自传体散文《都是大角色》中聊到,十六岁时,他开始写《大宅门》的小说。母亲发现他天天熬夜写东西,心中生疑,最后发现了他的手稿。
郭宝昌回忆,那是母亲第一次对他发怒,此后他也决定停笔。" 上大学以后我又动笔了。" 第二稿,郭宝昌将《大宅门》的风雨写成了电影文学剧本,第三稿,他又把所有素材写成一个个的小故事,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一年多差不多写了厚厚的一个笔记本。但这两稿都没保存下来。
1980 年,郭宝昌与妻子闹离婚,分家时他什么都不要,只要自己《大宅门》的第四稿,这一版他已经写了十几万字了。结果妻子告诉他 " 烧了 "。" 写了四稿,一字都没留下。我心灰意冷,彻底地失去了激情。" 郭宝昌曾这样回忆。
直到 1995 年春节过后,郭宝昌开始第五次创作《大宅门》。他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准时坐到书桌前写剧本,夜里十二点准时睡觉,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亲朋好友,冰箱里装满各种熟食,烧一大壶开水。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四个半月,最终完成了这部经典剧集的剧本。
郭宝昌在艺术领域是公认的 " 有豪气、有面子 ",第五代导演集体称他 " 宝爷 ",凭借着他的影响力,《大宅门》开了一个影视界众多大腕儿上场跑龙套的先河。田壮壮、张艺谋、陈凯歌、何群、于荣光、申军谊、赵奎娥、姜文、宁静、侯咏、李雪健、韩影等 12 位大导、演员都签了合同,甚至好多还剃了光头,成了《大宅门》里的龙套。
后来,这部作品相继搬上话剧和京剧的舞台,走遍全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留予后人。晚年虽患病,但郭宝昌仍笔耕不辍,80 岁提笔,83 岁含血带泪的 60 万字长篇小说《大宅门》定稿,他说," 每到大风起兮的时候,我的思绪总随着风回到那个年代 ……"
如今,心愿达成的郭宝昌随宅门风云而去。斯人已逝,一路走好。
现代快报 + 记者 丁梦莎 王子扬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