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0-12
王兆军最新长篇《蚂蚱》出版,重现百年前乡村社会的精神世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著名作家王兆军的最新长篇力作——《蚂蚱》。该作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鲁南地区乡村社会微观历史的再现,以今天的视角重现昨日乡村人物的精彩,有《清明上河图》的意趣和蒲松龄聊斋文化的况味。

书中的 " 蚂蚱庙村 " 是百年前鲁南地区农业社会的缩影,人们守着土地苦熬岁月,在天灾人祸一轮一轮的冲击下,人性的善恶、生命的挣扎令人感叹。

长篇小说《蚂蚱》描绘了 1900-1949 年,鲁南地区跨越半个世纪的乡村生活图景。这是一个旧制度废弛瓦解而新制度、新文化尚未成型的特别时期,蝗灾、匪情、各种政治势力的博弈、乡绅文化的消亡,以及城市工业品的流入等,为蚂蚱庙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冲击。

在大时代的转折处,作者的视角始终定格于乡村微观社会。透过大量口述调查和对资料的审慎选编,他将镜头瞄准了 " 蚂蚱庙 " 这个小村,以细致的体察和 " 散点透视 " 的笔触,为读者精微地描摹了一个大时代之下,升斗小民的生存状态。在作者的笔下,他们的面孔纤毫毕见、栩栩如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本书中,作者刻画了几十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其生动的生活细节和跌宕的个人命运,展现乡村历史的变迁。

作者的长篇纪实文学《问故乡》问世后反响强烈。基于对乡土的热爱,以及对自己丰厚阅历的审视,王兆军于 2015 年创办了东夷书院,努力兴办乡村教育,弘扬中华的文学、历史、思想和哲学,旨在传承传统文化,重塑一种生活中的精神支撑。

以东夷书院为根基,王兆军远离城市的喧嚣,深入乡村、基层,展开了长达十年的田野调查,获取并整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这成为他研究、反哺乡村和乡村文化的宝贵素材。

通过长篇小说《蚂蚱》的写作,王兆军以文学的表现形式,以现实主义为手法,以冷静沉着的笔触和饱含历史情感的思索,严肃深刻地重建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乡村社会生活的情境,描画了特殊时代乡村社会的传奇,捕捉到了那个时期乡村的文化特征,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对乡村生活题材的描述,所构建的意象在当代同类作品中独具一格。

《蚂蚱》对如何真实地贴近乡村生活,如何把握人物的命运,如何原生态呈现人物的语言,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出版社供图 校对 胡涛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