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恭喜运动员杨润,获得女子 45 公斤级举重冠军!"
10 月 13 日 9:30,贵州省第七届残运会举重比赛在六盘水市凉都体育中心举行,六盘水运动员杨润在女子 45 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以总成绩 100 公斤的成绩获得冠军,这也是本届省残运会开幕式后产生的第一枚金牌。
" 人定胜天,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作为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杨润从来没有感到自卑,一心努力改变自己。在贵州省第七届残运会举重项目的赛场上,这位 "95" 后的 " 老将 " 在家门口举办的残运会举重项目上不负众望拿到了首枚金牌。
1996 年,杨润出生在盘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她三岁时因发烧导致下半身残疾,年幼的她根本不知道对于她来说,这将意味着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知道了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并没有击败这个内心异常强大的姑娘,她说:" 我不会在意别人异样的眼光,我就是我,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我。"
杨润奋发读书,只为给自己找到一条出路,在她看来,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自己。2014 年,杨润高考结束后,成功考上了天津的一所学校,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继续上学。" 当时觉得这辈子可能就这么完了。" 却不知命运却为她开启了另一条阳光大道。
" 这或许就是天意,让我走上了运动员这条道路。" 在得知贵州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将在六盘水召开,杨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选拔,并被六盘水市体校的刘明才教练选中成为一名举重运动员。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训练时,杨润手上被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吃饭时胳膊抖得连筷子也拿不住,前胸后背疼得大气也不敢喘,晚上更是睡不着觉。可她凭借坚强的毅力,咬着牙挺了下来。之后,杨润便一直在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一名残疾运动员参加集训,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始练习举重并成为一名专业的举重运动员。
双手支撑,将自己从轮椅转移到举重床上,由加重员帮忙用加护带固定住双腿,躺下注视头顶上方支架上的杠铃,抓握,调整呼吸,举起杠铃支撑于胸前,用力向上推举,保持,再将杠铃放回原位,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艰辛练习。"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我感到非常的自信。" 杨润坦言,她非常享受训练的过程,不仅是锻炼了身体,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
凭借过人的毅力,杨润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身体上的诸多不适,刻苦训练,多次成功登上领奖台。2014 年,在贵州省第五届残运会上,杨润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她激动得热泪盈款,在接受采访时她说:"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举重比赛。这块奖牌,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块奖牌,我心里非常的高兴,感谢政府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这枚金牌的意义对于她来说并不只是一个成绩,更多的是肯定、鼓励和方向。从此,杨润开启了 " 开挂 " 的人生。2018 年,杨润先后获贵州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贵阳市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女子 45 公斤级举重比赛冠军。
" 每一场比赛,我都是奔着冠军去的。" 每一场训练、每一场比赛都是对自己的历练,杨润从不虚待任何一场训练和比赛。
" 杨润感觉就是一个女铁人,训练时认真刻苦,每次都是第一个到训练房,一次次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 教练刘明才说,杨润能有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她总是超量完成训练计划,并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展现了一名运动健儿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 看明年能不能打锦标赛,我争取突破。如果拿了锦标赛冠军的话,可以去参加世锦赛,世锦赛上拿到一个好的名次就可以参加巴黎奥运会。" 杨润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并为之不断努力,一步一步完成规划,靠近自己的目标。
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就没有坦途。" 不完美 " 的肢体塑造了她坚韧的性格,艰苦的训练锻造了她顽强的意志。杨润用一次次的坚持浇灌了鲜艳的生命之花,在别样的美丽绽放在一场场的体育比赛中,完美的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
来源 乌蒙新报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