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人民出版社 · 思库策划打造的《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四卷本)正式出版。四卷本《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共 355 万字,由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拜占庭史专家陈志强领衔主编,集结了我国三代从事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潜心打磨,以拜占庭帝国为主要对象,阐述各种权力集于一身的皇帝及其王朝,进而从不同角度详述帝国发展历史,用拜占庭帝王 " 本纪 " 的写法贯通拜占庭社会和文化生活,全景式展现了拜占庭一千多年的辉煌文明。该书是我国半个世纪以来拜占庭学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总结之作,也是目前中文学界第一部信息量全面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拜占庭帝国史。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四卷本)
陈志强 总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思库
2023 年 10 月出版
纲举目张,以帝王 " 本纪 " 贯通历史叙述
罗马大帝国留给了后世两种政治模式,其一是东地中海世界的中央集权制,其二是西地中海和西欧的地方分权制,前者在拜占庭帝国时期达到专制皇权统治。在欧洲历史上,两种 " 大数量人群 " 的治理模式经过千余年的实践,较之政治上四分五裂、陷入混战的封建西欧,中央集权的拜占庭帝国却是中古时代欧洲地中海地区发展最稳定、社会最富足、生活质量最好、文化最丰富的国度。
拜占庭帝国的国家政治架构决定其他方面的发展,只有讲清楚各种权力集于一身的皇帝及其王朝,才能进一步讲清楚涉及帝国发展的重大事件,突出拜占庭帝国政治秩序形成和发展主线的贯通性。本书梳理了拜占庭帝国历史中的 17 个正统王朝和 1 个非正统王朝,包括先后 137 位君主,构成拜占庭帝国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政治框架,为读者了解拜占庭帝国史与拜占庭文化诸多问题厘清了基本的历史线索。
鉴于国内读者目前尚无可以查询所有拜占庭皇帝和君主的百科全书,因此无一遗漏地描述每一位帝王就显得格外重要。本书借鉴了司马迁《史记》的编纂体例,将全书各卷上编作为 " 皇帝本纪 "(包括君主列传),用帝王 " 本纪 " 贯通拜占庭社会与文化生活其他方面的叙述。
凝结三代学者心血,呈现多样学术观点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四卷本)将学者们个性化的研究方向和集体攻克的难题相结合,同时借鉴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突出历史学研究方法的优长,在史料的收集、选择、解读、鉴定、考证等环节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各种原始资料、学术专著和论文提供的学术信息,力争做到客观著述、言必有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形成我国学者对拜占庭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化的话语体系,展示具有中国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学术观点。
为保持学者们各自的研究特色和学术观点,总主编陈志强特别注意不 " 把我自己的观点或相互一致的看法强加给本书的各位作者 ",因此,该书并不特意强调观点上的 " 大一统 ",而是保留了观点的多样性,留待读者根据自己的学识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
吸纳国际拜占庭学最新成果,突出我国研究优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拜占庭帝国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如瓦西列夫的《拜占庭帝国史》、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拜占庭国家史》、特里高德的《拜占庭国家和社会史》、西里尔 · 曼戈主编的《牛津拜占庭史》等,大多为一卷单本,受篇幅所限,不能详细阐释很多重大问题和重要理论。而其他类似作品存在叙事单一和理论单薄的局限性。《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四卷本)坚持从历史唯物论出发,更客观地分析拜占庭帝国历史发展的历程,更全面地展现拜占庭多元文化融合的变迁。
此外,长期以来,国际史学界侧重研究西欧中古史、忽视研究拜占庭帝国史,特别是缺乏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缺乏对整个欧洲地中海中古历史的宏观理论思考,造成了诸多研究盲区,也使相关研究出现不少漏洞和偏见。本书将拜占庭帝国史的研究置于整个欧洲地中海中古世界的大背景中,努力克服 " 西欧中心论 "" 西欧模式说 " 的影响,注重宏观的整体理解,并未陷入 " 碎片化 " 的历史微小细节的考据,在展现拜占庭历史与文化全貌的同时突出我国拜占庭学者见长的研究领域,形成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特点。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垚仟
(出版社供图 校对 许元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