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0-13
从扬州到苏州光福镇,非遗传承人重走“运河香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桂花是属于秋季的 " 限定 ",秋风携着桂香把整座城市变得香甜。而曾有一条 " 运河香路 " 连接了扬州和苏州光福镇,每当桂花盛开之时,便有运送桂花的船队来往于运河之上。近日,扬州文人香非遗传承人王其标重走这条 " 运河香路 ",来到苏州光福镇采摘桂花。

△王其标

扬州香粉业造就了 " 运河香路 "

" 以前中秋前后,扬州和苏州之间的运河上,往来着许多的桂花船。" 王其标告诉记者,过去扬州的香粉业非常发达,每到桂花盛开的时候,各大香粉作坊都会到苏州光福镇采摘桂花。

扬州制香作为传统 " 扬州工 " 的一种,有史料记载的扬州地方制香作坊,是元末明初的 " 崔家 ",明代扬州人周嘉胄的一部《香乘》,是我国香学文化集大成之作,研究香文化的重要典籍。发展至清代,扬州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 " 香业 ",乾隆时期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 " 天下香料,莫如扬州 ",扬州虽不盛产香料,却是制香、用香比较普遍的地区之一。

根据扬州档案馆的资料,近代扬州制香业繁荣,香号众多,拥有专门的协会类组织,即 " 扬州香粉业同业公会 "。在同业公会注册的香号有 68 家之多,主要分为 " 香粉业 " 和 " 香业 " 两大类。其中 " 香粉业 " 是指香、粉、油三类香料制品的生产经营的香号,而 " 香业 " 则是以制香为主营的香号,产品包括用来焚烧的线香、佩戴的香件等等,涵盖生活卫生、医用保健、祭祀礼佛等方方面面。据档案资料," 香业 " 的注册香号最多,达 56 家,可见当时扬州香品制作的规模非常大,已然是扬州一重要产业。

△谢馥春老招牌

扬州谢馥春曾是光福镇的大客户

" 以前谢馥春是光福镇窑上村最大的顾客之一,每年桂花开的时候,谢馥春都要派出船队到光福镇收桂花。" 谢馥春的第六代传人谢静安告诉记者,谢馥春香粉铺成立于 1830 年,是扬州香粉业的后起之秀,但后来却发展成为香粉业的龙头。谢馥春推出的鸭蛋粉、桂花头油、香件被称为 " 三绝 ",而桂花主要用于桂花头油和鸭蛋粉的制作。

△谢馥春鸭蛋粉老商标

谢静安告诉记者,鸭蛋粉在制作中需要用桂花来窖香,就是将做好的鸭蛋粉胚铺放在桂花之上,让桂花的香味侵入粉胚内。" 这个桂花的用量是非常大的,鸭蛋粉最多的要窖九次。" 而桂花头油的制作则更加漫长和繁复,需要先将菜籽油进行晒露等前期准备,再用船将一坛坛制作好的菜籽油运往光福镇,鲜桂花采摘后立即进行处理后泡入油中运回扬州,整个制作过程前后超过两年时间。" 最高峰的时候每年要卖出上万担的头油,你说这个用量有多大。"

几百年来,谢家和光福镇的花农也结下了世代情谊。谢静安告诉记者,有一年她父亲去光福镇收桂花时,恰好花农家中刚刚办了喜事,为了表示对谢家的尊敬,特地将婚房让了出来给他们暂住。

桂花之香仍在 " 运河香路 " 重启

王其标告诉记者,其实每个地方都长有桂花,扬州制香艺人之所以不辞辛苦来到这里,是因为光福产的桂花品质好、产量高、香气馥郁。光福是闻名遐迩的桂花之乡,与湖北咸宁、广西桂林、安徽屯溪、浙江杭州并称中国五大桂花产地,从桂花的面积、产量、品种和质量来看, 光福桂花均列全国第一。

光福种植桂花的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光福山里已遍栽桂花,明清时,单玄墓山上的桂花即有千株,蔚为壮观,其中尤以窑上村为冠,桂花种植面积达两千余亩,花开时香溢十里。早在 1935 年,一位曾深入光福镇体验桂花季的主笔在《苏州明报》上撰文,演绎了桂花季的绝美景象:" 轮船一到埠头,那浓烈的香气,早已拂拂袭人鼻管,走到乡间,正是漫山遍野,一片金黄。"

至今,窑上村 100 年树龄以上的桂花树有 1000 余株,500 年树龄的桂花树现有五六十株,在西碛山坞里至今还有好几株 800 年树龄的老桂树。除此之外,香雪海、铜观音寺、司徒庙都是赏桂佳处。

今年国庆节期间,王其标如往常一样来到了苏州光福镇采摘桂花。王其标表示,这一次是为他的文人香 " 木樨香 " 采摘桂花,更多的是重走 " 运河香路 " 的心路历程。

现代快报 + 记者 顾潇

(校对 张静超)

相关标签

第六代 扬州 苏州 乾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