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由老龄文明智库、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老龄文明国际会议在无锡宜兴窑湖小镇闭幕。两天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 300 多位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会聚一堂,以 " 老龄化与老龄文明 " 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文化对话,达成关于探索和建构老龄文明的重要共识。在会议闭幕式上,《老龄文明窑湖共识》正式发布,这对推进和引领老龄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学者,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老龄文明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道德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樊和平代表与会全体嘉宾,现场宣读了《老龄文明窑湖共识》。
△樊和平
何为老龄文明?《老龄文明窑湖共识》明确其有三大要义:以 " 文明 " 看待老龄化;以 " 文明 " 进行老龄化社会的战略谋划和现实建构;使老龄化不仅 " 是 " 而且 " 成为 "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老龄化已经在全球迅速而深刻地到来。面对这场严峻的挑战,中国确立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老龄文明窑湖共识》强调,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必须实行由 " 问题意识 " 向 " 文明意识 " 的革命性转换,超越对于 " 老龄问题 " 的文化焦虑和被动应对,从 " 老龄 "" 老龄人 "" 老龄化 " 三个维度,进行老龄文明的 " 积极 " 建构。" 老龄文明 " 宣示对于生命进程中的 " 老龄 " 价值的 " 积极 " 肯定和文化尊重,要求摆脱 " 夕阳心态 ",进行关于生命的时间意识的再建构。同时," 老龄文明 " 宣示对于社会机体中 " 老龄人 " 意义的 " 积极 " 肯定和文明建构,强调以生命全程平等的意识,充分肯定并发挥进入老龄生命周期的老龄人的价值,尤其是精神价值。此外,老龄文明是新文明的呼唤者和启蒙者,宣示对于 " 老龄化 " 的 " 积极 " 态度和 " 积极 " 战略。
" 老龄文明是以文明创新为主题的社会行动,期待从科技、文化、制度、风尚诸维度,以‘文明’进行老龄化时代的文化谋划和社会建构。"《老龄文明窑湖共识》提出 " 四大期待 ":老龄文明期待和建构真正的科技文明,在新兴技术的强势面前,捍卫和坚守老龄人的文明尊严;老龄文明期待和建构真正的人文关怀,要求建构从养老模式、生活方式,到终极关怀的中国式人文关怀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老龄文明期待和建构具有伦理情怀和文明境界的制度安排,要求以老龄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为追求,不仅让老龄人 " 活下去 ",而且让他们 " 活得好 ";老龄文明期待和建构人人共享的社会风尚。
老龄文明追求怎样的愿景?《老龄文明窑湖共识》提出,老龄文明追求并创造老年福祉的多样性与迭代更新,追求并创造社会文明的新形态,追求并创造社会文明史的新境界。老龄文明呼唤并追求对老龄和老龄人文明价值的彻底觉悟及其集体行动。同时,老龄文明将老龄人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整个文明的必要而极其珍贵的财富。
△杜鹏
△董维真
△木村昌文
△王红漫
△吴玉韶
△张晶晶
△沙维伟
△鲁翔
△周颖
△胡学同
△叶南客
在 15 日上午举行的第二场主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董维真,日本冈山大学人文社科院教授本村昌文,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红漫和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分别围绕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文明进步 "" 老年健康、医疗与尊严:中加研究发现的思考 "" 当代日本人在衰老、临终关怀和死亡中成为他人负担的研究 "" 老龄化与社会文明:把有温度的医养康养带给老年人及全社会 "" 从老龄问题到国家战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40 年回顾与启示 " 等五大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6 位分论坛代表也上台做了综述发言。
△周铁根
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老龄文明智库)在江苏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领导和支持下,也在江苏省内积极开展老龄文明实践基地的建设,自 2022 年首批五家基地授牌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广泛的影响。在当天的闭幕会上,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周铁根宣读了第二批老龄文明实践基地授牌名单,徐州市沛县老年大学等 8 家全省第二批老龄文明实践基地获得授牌。
新华日报 · 交汇点记者 刘玉琴 白雪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苏宁 李娜 赵杰 顾闻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