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由吉林省委网信办、吉林省商务厅、光明网主办,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凤凰网吉林频道等单位承办的 " 高质量发展吉林行 " 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松原市和白城市开展调研采访。
由中央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媒体以及吉林省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进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和白城市通榆县三一重能通榆零碳智造风电产业园、通榆八面 30 万千瓦风电项目。了解到吉林的能源之变,振兴之路。把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陆上风光三峡 " 工程建设开启加速度驶入快车道。
2021 年 11 月 7 日,松原市与中车集团合作签约。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产品下线,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 100 天,从开工到产品下线只用了 100 余天。
近两年后,2023 年 10 月,中国吉林网再次来到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园。此时的园区内标准厂房整齐划一,车间里机器轰鸣。在风机生产车间内,近百米长的风电叶片横置在场地内像一条条 " 巨龙 ",工人安全装备穿戴整齐往来穿梭、有序作业。
" 目前,生产已经全面步入正轨,月生产量已经达到 100 支。" 吉林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慧将采访团一行引入车间深处。" 截至今年 9 月末,这里已经生产风电整机 150 台、叶片 488 支、塔筒 48 套、主控变桨 30 套、主控系统 33 套、装配风力发电机 12 台,实现产值 16.73 亿元,已安置就业达 719 人。"
看到如此规模庞大、设施完备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媒体们也不禁纷纷竖起大拇指。" 完全没想到,老工业基地也有清洁能源的布局 "" 听说过‘三峡’,但吉林的‘陆上风光三峡’今天让我刮目相看 "" 合理利用吉林西部地区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这里的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 "……
" 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是工业集中区成立以来,体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项目,这里将全力打造国内首家 AAAA 级工业生态产业园,将为松原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前所有未的机遇,也将为我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吉林宁江经济开发区副主任闵海波说。
一路向吉林西部地区驶去,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的同时,一台台风机,一片片光伏电板,就如同一幅 " 风 "" 光 " 产业画卷,正在白山松水间壮丽舒展。
在吉能通榆八面 30 万千瓦风电项目现场,采访团了解到,这里是华能集团与吉能集团在吉林省深化打造央地合作、携手共谋新发展战略的第一批项目,是华能吉林新能源开发中心与地方国有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和 30、60 双碳目标而合作发展的第一个标杆工程。
项目经理赵广赫告诉大家,华能集团从 2006 年进入通榆,是最早在此深耕的国有企业。伴随着国家新能源建设发展的高歌猛进,华能人历经多年,发扬三千精神,让风力和光伏发电在通榆县遍地开花,朝着打造 " 陆上风光三峡 " 的目标不断迫近,并成功带动了国家级示范县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期末,华能吉林公司将围绕华能集团 " 三六六 " 发展思路,建成千万千瓦风光基地,新能源容量突破 1000 万千瓦,供热面积超过 1 亿㎡,形成具有 30 亿元以上盈利能力,新能源装机占比 70% 以上的行业领先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与集团 "3855" 战略任务一脉相承。落实 " 两线 "" 两化 " 战略布局,打造集团 " 北线 " 的重要支点。
在通榆三一风电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采访团在采访中了解到,2022 年,三一重能在通榆县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投资 4.8 亿元启动通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截至目前,通榆县清洁能源并网装机总容量达到 411 万千瓦,其中包括风电项目 350 万千瓦。
据三一风电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省内新能源产业链逐渐完善,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实惠。" 过不了多久公司生产所需零部件都可以实现本地化供应,生产成本会大幅降低。"
接下来," 高质量发展吉林行 " 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将在白城市继续调研采访,走进向海自然保护区,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