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地球的 " 邻居 " 火星将于 10 月 18 日运行至本轮会合周期中距离地球最远的位置。届时,火星与地球大约相距 2.54 个天文单位,约合 3.8 亿千米。这也是今年火星与地球的最远距离。
王科超介绍,火星和地球都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它们之间的距离时远时近。这两颗行星的平均会合周期约为 780 天,即 26 个月左右。每个周期中,火星与地球会迎来一次 " 相会 ",也会迎来一次距离最远。本轮会合周期里,火星已于 2022 年 12 月 1 日运行至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当时与地球距离约为 0.54 个天文单位。
然而,每次会合周期中火星和地球的最近、最远距离也有差异。" 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5500 万千米,最远距离超过 4 亿千米。这意味着,火星上的探测器与地球进行一次通信,最短需要约 3 分钟,最长需要约 22 分钟。" 王科超说。
作为 " 地球近邻 ",火星一直是科学家和宇航员们的探索热点。现代研究发现,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着的氧化铁,使它呈现出一种红色的外观。与地球类似,火星的构成以硅酸盐岩石为主。火星的地形也非常丰富,地表也有类似地球上的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沙漠以及极地冰盖等。和地球一样,火星上也有沙尘暴。火星沙尘暴的时间可持续 3 个月以上。
" 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之外,有可能曾孕育、存在过生命的另一颗行星。对人类来说,它不仅是一颗行星,更代表着对宇宙未知、人类未来生存发展的探索。这就是我们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 王科超说。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