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曹爱玲 记者 刘峻)往年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于秋冬季,但今年提前来袭,且来势汹汹。不仅是儿童,不少成人也纷纷中招。肺炎支原体(MP)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支原体因缺乏细胞壁,因此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类固有耐药。
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秋季高发。儿童和青少年是肺炎支原体的易感人群,易在幼儿园、中小学等人员聚集的环境中暴发流行。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口鼻咽分泌物中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临床可表现为从无症状到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 39 ℃以上,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发热可持续 2~3 周。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周贤梅主任提醒,现在正处于夏秋换季时期,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近期流感、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多发,儿童、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格外要注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预防,根据病情及时就医。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 5 岁及以上儿童,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少数支原体肺炎可发展为危重症,常以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周贤梅主任提醒,如果出现发烧反复不退或者伴有剧烈咳嗽并且久咳不愈的情况,要引起重视,积极就医,尽快进行检查明确病因。
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的感染群体,不同地区的流行季节有差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高发,每 3~5 年流行一次,流行季发病率增高 3~5 倍。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特殊的致病菌,这种致病菌既不同于病毒,又不同于细菌,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来说,通常是需要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但是许多抗生素对于肺炎支原体是无效的,而是选用一些特定的抗生素,比如呼吸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而药物剂量调整是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一旦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一定要按医嘱规范治疗,切忌盲目用药。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目前还没有肺炎支原体疫苗来预防其感染,如果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以后可能会再次感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从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洗脸,注意手卫生,如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学校、幼儿园注意室内通风,一旦有孩子患病,尽量居家休息、治疗直到症状消失;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并且避免脏纸巾的二次使用。如果没有纸巾,可用上衣袖或肘部遮挡,但是不能用手直接遮挡。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已专门制定发布了儿童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对支原体肺炎的疾病特性和治疗规范做了详细的指导。专家提示,支原体感染具有自限性,大多数时候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微,对人体影响较小,不用过于恐慌,而且多数轻症患者不经治疗可自愈。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