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0-21
初高中思维衔接课程聚焦热点科学项目,南师附中举办“科学盒子”答辩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食物中糖的检测及人体内糖代谢方式研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及海水腐蚀防护研究、免洗手消毒凝胶的研制及特性研究 ……10 月 21 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新生 " 科学盒子 " 答辩会暨学习成果颁奖典礼在该校察哈尔路校区举行。" 科学盒子 " 项目是南师附中特色初高中思维衔接课程,每年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同时收到不同主题的 " 科学盲盒 ",随即开展学习研究。

南师附中 " 科学盒子 " 项目学习围绕 10 个探究课题面向全体高一新生开展,同学们借助便携式微型实验室进行了为期 10 余周的学习,经历了实验探究、合作研讨、撰写论文、科学海报、三轮评选、课题答辩等科研全过程。" 科学盒子 " 项目基于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的科学项目,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短期来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新环境的认同感,更好地融入高中生活;长期来看,能够为学生的爱好与特长提供生长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 事事规范,时时思考 "、深度钻研的思维习惯以及理性认真的科学精神,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对于科学探究感兴趣又具有特长的学生,之后还有机会参加一系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现场,10 个课题分两个会场依次答辩。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教研部门的教授和专家担任评委。

谢子墨和周子萱两名同学研究的课题是 " 免洗手消毒凝胶的研制与特性研究 ",提出了乙醇 +PHMB 进行综合配比制成消毒凝胶的方案。她们经过调查,觉得凝珠式的包装更加适合消费者和市场,体量小,便于携带,而且容易控制用量。

两名同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做课题实验的过程中,她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做比较不同有效成分抑菌效果的实验中,由于实验条件不够,温度无法控制,导致两次实验菌落相差过大,造成误差。但这种条件正好可以模拟在不同条件下使用消毒凝胶的效果。中科院南京分院研究员尹睿老师担任评委。在结束答辩后,研究微生物方向的他专门找到谢子墨和周子萱,鼓励她们继续研究。他说,学生们进入高中,学习方式改变了," 科学盒子 " 课题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兴趣,独立思考。

高一 ( 13 ) 班黄西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说:" 也许在将来,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会成为科研工作者,而‘科学盒子’带来的科研体验,无疑将成为一种良性的参照和启发,为生涯规划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课题答辩评委郝怀宁老师说,研究过程中,历经问题发现、团队组建、任务分配、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科研成果总结、成果汇报答辩等环节,面对未知的问题,同学们充分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和合作的可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对大家而言是综合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多元智力淬炼的过程。

南师附中副校长杨军表示,在研究中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结果,也包括科学攀登过程中的风景。难能可贵的是研究性的学习让同学们逐步养成了附中人应有的优秀品质,那就是 " 做得大事 " 的宏伟目标," 嚼得菜根 " 的诚朴品质," 勤求新知 " 的躬耕态度," 质疑反思 " 的求学方法," 三人而行 " 的合作精神等等。相比于结果而言,这些才是弥足珍贵的。希望大家把这种 " 优秀要素 " 带到后期的学习生活中,让卓越成为必然。

通讯员 居艳 周银秀 现代快报 + 记者 黄艳 / 文 施向辉 / 摄

(校对 张红霞)

相关标签

答辩 科研 高中 南京师范大学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