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10-23
登山电梯,让年轻人爱上“无痛爬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 浙江多个景区实现无痛爬山 " 的话题引发热议," 懒人福音 " 在登山界响起。在浙江台州神仙居景区发布的宣传视频中,游客先是坐着缆车穿梭于云雾缭绕中,再是乘上两段长长的自动扶梯,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被送上山顶。

登山电梯,让这届年轻人爱上了无痛爬山。

神仙居景区发布的宣传视频

01

无痛实现 " 一览众山小 "

浙江的山,火了。这次是因为能让懒人实现无痛爬山的登山电梯。

在浙江台州神仙居乘坐过 " 南天梯 " 的游客乔璐 ( 化名 ) 告诉中新网,只需购买景区门票即可乘坐,无需额外购票。在 " 南天梯 " 附近,有佛影莲韵、观音峰、南天顶等景区著名景点。虽然电梯只覆盖了一段山路,乘坐下来只有几分钟,但她认为爬山的体验感大大提升了。" 我认为爬山重在体验感,目的是欣赏沿途的风光,如果可以劳逸结合就更完美了,所以我希望这种电梯能够在景区普及。"

早在 2020 年国庆前,神仙居景区的 " 南天梯 " 就已投运。除了浙江神仙居、天屿山、白云山等景区外,安装登山电梯在湖北恩施、湖南张家界等各地景区也早有先例。

例如,在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景区红石峡处,就有一部通往观景台的电梯。不同的是,游客需要购票后才可乘坐,费用为 20 元 / 人。游客刘舒 ( 化名 ) 告诉中新网,云台山红石峡的登山电梯共有四段,需要先爬到乘坐电梯的地方乘坐,全程不超过十分钟。

" 我以前也坐过缆车,在缆车里可以坐着,会舒服一点,但乘电梯登山带给我很新奇的体验。" 登顶在望,面对最后一段陡峭的山路,许多体力耗尽的游客已经无力欣赏风景。相比于其它辅助登山设备,乘电梯登山更像是 " 开了外挂 ",一边 " 登山 " 一边看风景,这种感觉让刘舒爱上了爬山。

刘舒在社交平台上晒登山照

02

失去了 " 爬 " 的爬山灵魂何在?

当爬山二字失去了 " 爬 " 的动作,爬山还有灵魂吗?不同网友各执己见,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从旅游权益的角度,向中新网谈到了自己的想法。

戴斌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领略壮美的大好河山,所有美丽的景色应当为全民共享共有。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长者、行动障碍者和体力较弱者,他们在登山的过程中需要外力辅助,过去用抬杆,现在用缆车、电梯,本质上来说都保障了公众的旅游权利。

戴斌表示,虽然缆车具备非常高的安全性,但与 " 飘在空中 " 相比," 落在地上 " 给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更高一些,也能够更好地欣赏景观。另外,登山电梯的承载量更高,据神仙居景区介绍," 南天梯 "(即景区中的自动扶梯)为景区投资 2000 万元打造,电梯双向共四组,单向运力可达 3600 人 / 小时。戴斌认为,从以上两点来看,这是景区基于市场化需求的一种创新。

资料图: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神仙居风景区云雾缭绕,群峦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图片来源:ICphoto

03

" 登山神器 " 如何完美融入景区?

" 当然,无论是安装缆车还是电梯,都必须充分考虑景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承载力,不能够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也不能与当地文化产生违和感。"

戴斌谈到,人为的建筑设备会对植被和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安装之前应做好环境评估,估测其是否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可以逆转的破坏。例如,对于登山步道来说,如果采用石头或者永久性的水泥建筑,有时会产生破坏,但有的景区采用木栈道的形式,为植被留出了生长空间,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于扶梯是否能采取架空的形式,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测评。总之,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对于人文景区,尤其是涉及到历史文化遗产,戴斌谈到,需听取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意见,不能够破坏景区的历史文脉。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浙江 社交平台 张家界 焦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