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0-23
“长江潮”文化生活季收官,南京江北翻开万里长江新一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小荣 记者 刘伟娟)近日,当 800 架无人机在长江上空飞起,南京江北的夜空以璀璨之势被点亮,跃动的画面最终落脚在新区人奋力奔跑的姿态,奔向 " 最近的未来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延续近一个月的 " 长江潮 " 文化生活季,在这一刻收官,同时也让长江文化在江北新区这片热土上有了新的诠释。

△ 无人机灯光秀

长江文化延绵数千年,形态丰富、内涵深远。依江而生的江北,如何在厚重的长江文脉中,书写独具特色的篇章?

△ 美丽的长江岸线

从浦口火车站的 " 背影 " 到南京长江大桥的 " 争气 ",再到国家级新区获批后一个个过江通道连接南北,长江文化在江北被诠释出不同的形态:这里既有王荷波 " 品重柱石 " 的气节,也有范旭东 " 实业救国 " 的气魄,指引着后人前行的方向。

△ 江北新区夜景

自国家级新区获批成立以来," 南京向北 " 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逻辑。新时代下的江北新区,位于 " 一带一路 " 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同时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是南京都市圈战略向西北方向辐射的桥头堡,承载多重国家战略于一身,打造产城融合现代化新主城。

△ 南京江北图书馆

新兴产业布局之下,高端人才涌向江北已是普遍现象,海归群体、大学生群体为江北拓宽着想象空间。在 " 厚 " 的基础上向 " 潮 " 奔赴,当 " 诗与远方 " 的场景在家门口生动呈现,当 " 夜书房 " 温暖这座城市的文明,长江文化在这一刻有了新的诠释:以长江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造福于江北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面向未来," 长江文化 " 的江北实践,还需要更持久的保护、传承、创新和融通来续写新篇。文化作为一种基底的力量,推动着江北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江北大胆试、大胆闯的生动实践,又催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力量。如今的江北,正以奋进的姿态展示新气象新作为,不断探寻属于 " 最近的未来 " 的文化新答卷。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相关标签

无人机 刘伟 南京 答卷 图书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