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 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广袤而丰盈的荆楚大地,层出不穷的 " 新意 " 在生长。
它们茂盛兴旺,它们势不可挡。
它们千姿百态,它们溢彩流光。
与时俱进的它们,
可能是一种新技术,可能是一款新模式,
可能是一条新思路,可能是一种新理念。
它们,为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答,
它们,潜藏着乡村振兴与美好生活的密码。
这片郁郁葱葱的 " 新意 ",
由谁种下?由谁栽培?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农人!
系列报道《最美新农人》,今天走进大别山,来到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看看这里的新农人为家乡 " 上新 " 了哪些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
新产品——给 " 地标 " 抬身价
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字石村,坐落着罗田古柿群落,百年树龄的古柿树超过 8000 株。时值霜降,乡间山道、半坡上,錾字石的甜柿们正肆意撒欢,尽染山村。秋日的暖阳宁静而火热,落在这一株株伫立的古树上,落在挂满树枝的点点红柿间,也落在再次回到錾字石村的李春身上。
" 尝尝," 錾字石村科技指导员李春摘下几个柿子,分给由他引荐而来的、来自武汉的直播带货团队的年轻人," 錾字石村的甜柿,是极少见的自然脱涩的甜柿,口感是非常独特的 ……"55 岁的李春是湖北武汉人。2000 年,学成归来的他从北京回到武汉,从事农林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技术研究。说起他和錾字石甜柿的渊源,还要从一场 " 出圈 " 的活动开始。
" 去年錾字石甜柿节,那是我第一次对甜柿产业有直观概念," 李春回忆道," 甜柿的脆甜可口,乡亲们期盼甜柿走出大山的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我就在想,我的所学是否能为这里的甜柿添一把火?我的理想能否在这里落地生根?"
让大山里的好味道走出去,鲜果直销固然重要,精深加工更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上上策。在錾字石村,家家户户收甜柿、晒柿干、做柿饼,已经是流传千年的传统。然而,传统制作柿干的方法不易存放,时间久了,柿干会氧化发黑,这可愁坏了向甜柿产业化转型的錾字石村。
李春(左二)和科研团队
李春带领技术研发团队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对比试验,实现了新工艺柿干既不改变风味、外观又能长久储存。" 小范围试水后,市场反应也很不错," 李春说," 今年正准备大范围推广。"
目前,李春已经与錾字石村的甜柿加工企业、合作社达成深度合作,今年计划生产新工艺柿干 1 万斤,可消耗鲜柿 8 万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50 万元。
初级加工,只是第一步。" 把柿子酿成果酒,柿子皮成了酵素的原材料,以往被丢掉的柿芯更是能提取植物油,含油率 20% — 30%,比黄豆还要高出两倍!" 谈到未来的深加工方向,李春信心满满," 如今有了精深加工的技术,要让罗田甜柿的身价涨起来,乡亲们荷包鼓起来。"
在 " 李春 " 们的带动下,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建起了 500 平方米的甜柿加工车间,1500 平方米的烘房、晒场。近年来,旅游接待中心,电商销售中心,电商直播平台,产品展销厅陆续建立。从甜柿采摘到产品加工,从电商销售到观光旅游,一体化的甜柿产业生产经营机制正在錾字石村逐步完善。
最近,李春的团队加入了一些年轻人。21 岁的李文航从影视编导专业毕业后,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来到这个被大别山环抱的小村庄,做起了直播带货。这个年轻一辈的 " 新农人 ",还有一重特殊的身份——李春的儿子。
" 把所学所思付诸实践,我想錾字石村就是我的第一站," 李文航说," 在优质农产品和大市场之间,我希望能做好纽带,用双手双脚去感受乡村的脉动。"
" 乡村振兴,就是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是吗?" 李春父子站在连片的古柿树下,相视而笑。
新卖场——为山货涨销量
凌晨两点,位于大别山深处的燕窝湾村,早已陷入寂静。空旷的原野上偶然传来几声鸟叫,地里的作物安静地呼吸吐纳,等待成熟。
而在村庄北边的燕儿谷电商助农直播基地,连接着外面世界的直播间还灯火通明。一场直播刚结束不久,在补光灯最中央,穿着西服,查看手机消息的男人叫做徐志新,人送外号 " 谷哥 "。秭归脐橙、恩施糍粑、罗田板栗 …… 这天,他卖出了 80 多款生鲜农产品。据统计,在过去的 2022 年," 谷哥 " 直播间场观人次达到 6 亿,超 240 万人成交下单。
21 年前,徐志新从罗田县司法局辞职,外出闯荡。这些年,他在北京、深圳多家上市公司担任法律顾问,还在清华大学等高校担任硕士生导师。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离开时的承诺—— " 我一定会回来,而且是以更好的状态回来。"2011 年,徐志新回到了大别山老家,成为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第一书记。
刚刚上任,徐志新就开始在燕窝湾村推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养生养老产业。此后数年,燕儿谷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此度假、露营,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销量也被带火。2016 年,燕窝湾村脱贫摘帽,人均纯收入涨了 10 倍。
2020 年,燕儿谷的旅游业受到重创,本地大量农产品面临滞销。几经摸索之后,徐志新想到了直播带货," 人进不来,我们就把产品送出去 "。他们建起了 600 平的电商助农直播基地,并邀请外地主播来带货,但效果并不好。徐志新决定亲自上阵。
直播首秀,徐志新只卖出了 3000 块钱,但他并没有气馁。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对大别山农产品的认可,他的直播数据也在不断飙升,橱窗里的商品品类也从最开始的 7 种,增加到了现在的 150 多种。最多时,单日成交超过 300 万元,带货业绩冲上抖音全国带货榜第一名。
在徐志新的直播间,半个月产的鸭蛋 2 秒钟就能售罄,滞销的几百斤羊肚菌三场直播卖空。村民不愁销路,也就更敢耕种了。随着电商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地还成立了专门的打包队,带动村里三四百人上岗增收。
如今,徐志新已经是电商助农领域的代表性达人。未来,他还计划打造谷哥甄选农产品基地示范园,将黄冈建设成湖北农产品集散中心,把燕儿谷建成直播电商聚集地 …… 互联网 + 的 " 新卖场 ",在这个大别山的小村庄中越来越火热。
新动能——让村民共参与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位于大别山南麓的罗田三里畈镇,有一个名叫苍葭冲的村庄,这里群山环绕、梯田错落、屋舍俨然,仿佛隐藏在大山里的世外桃源。过去,这里叫张家冲,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山村。
15 年里,苍葭冲由一个脏乱差、破旧凋敝的自然村,变成了 " 荆楚家学第一村 "" 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精选试点村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乡亲们口中的 " 丁老 "。
2008 年,罗田县统计局原局长丁汗平退休回乡。" 回来一看,山上是荒的,地上没有人扫,到处是臭水沟。" 村里当时只有 52 户人家,收入寥寥,塆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 看着眼前的一切,丁汗平心里很不是滋味。
" 我要做点事,让乡亲们有奔头,也让自己有奔头。"2008 年,丁汗平不顾家人的反对,回到了尘封多年的老屋,他决心要过一种不一样的退休生活,让家乡旧貌换新颜。
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村民小组大会。在丁汗平的提议下,群众选出了一个 7 人议事小组,同时,建立完善了 10 余项工作制度和 " 村规民约 ",从环境卫生、绿化养护、财务管理等方面对村塆全面管理。" 小组通过有关事项后,每个代表负责做本家族的工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所有群众的积极性。" 丁汗平说。
2011 年,在各方支持下,苍葭冲终于实现了 " 雨天不走泥巴路、晚上走路不摸黑、吃喝有自来水、健身有运动场、塆容塆貌大改观 "。
好消息纷至沓来。2015 年,苍葭冲被列入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后来又陆续被评为 " 荆楚家学第一村 "" 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精选试点村 "。
2016 年 1 月,合作社成立,村民以户为单位,用现金、房屋、田地、劳力入股,迈上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特长变特产、分户变分红、美丽变和美的新路子。围绕村里流传的家学文化、古祠堂、古民居等,苍葭冲办起酒坊、茶苑、客栈、豆腐作坊、田园餐厅等,开展生态旅游和主题研学。
近年来,不断有 " 老村民 " 回到苍葭冲,当导游、开民宿、做服务,原本清冷的小村一天比一天热闹。越来越多丁汉平们的加入,让苍葭冲的共同缔造活动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目前,三里畈镇 43 个村 2 个社区正在有序推进共同缔造走深走实。
" 没有群众的参与,投资再多钱都没有用。" 在丁汗平看来,苍葭冲的变化离不开每位村民的努力," 只有自己干、主动干,才有希望最终实现成果共享 "。
来源:湖北广电垄上频道、长江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