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0-26
传承和纪念:《转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已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遗作《转折:1947 年中共中央在陕北》 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全书包含十五个章节,全面回顾了 1947 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历史。

解放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在这场战争中,胜者为何胜,败者为何败?刘统本着 " 事出有据、言出有因 " 的学术理想展开研究,捧出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胜败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期望和平、民主的社会局面。然而 1946 年 6 月,国民党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战争初期,在我军粉碎了国民党妄图速胜的企图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延安陷入危急。面对国民党胡宗南等部的进逼,毛泽东和党中央作出了主动撤离延安的战略抉择。自 1947 年 3 月起的一年多时间,中共中央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成功实现了战场形势由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折。

△ 《转折:1947 年中共中央在陕北》 刘统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年 10 月

本书参考大量历史文献、作战报告、当事人日记和回忆录、隐蔽战线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民党方面的历史资料,收录近百幅历史照片和战场形势图,是国内研究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最全面、最详尽的成果之一。作者以恢宏而不失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波澜壮阔,再现了战斗现场的惊心动魄,讲述了转战途中的千钧一发,展示了党中央谋篇布局的高瞻远瞩。

历史雄辩地证明:一场战争乃至一个党的胜败,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将史学的厚重和文学的鲜活紧密结合

解放战争的历史,由于国共双方作战范围广、牵涉战场多,因此研究难度大。《转折:1947 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独辟蹊径,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过程为切入口,观察整场战争期间敌我形势的变化过程。

作者刘统指出: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逼,毛泽东和中央机关之所以敢于主动撤离延安并留在陕北作斗争,一靠情报和信息的优势、二靠共产党与陕北群众的紧密联系、三靠熟悉陕北千沟万壑的地形。但即便如此,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过程仍充满艰难曲折,甚至经历了数次生死考验。本书从细节入手、从历史人物入手,为读者讲述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揭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取胜秘诀。

" 以古代史的研究方法研究党史 ",这是作者刘统的学术背景所致,也是其一生中始终践行 " 事出有据、言出有因 " 学术理想的体现。在搜集历史档案资料的同时,作者亦沿着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路线进行了两次实地探访,考察了陕北的战场、驻地、地形和自然环境,如此才将这段历史活生生地展现出来。此外,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作者特别考察了当时国共双方在情报领域进行隐蔽战线斗争的资料,再现了这一段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历史。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实地考察的成果,专门绘制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自离开延安后转战陕北的详细路线图,并辅以局部战斗形势图和历史现场照片,以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再现了那个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年代。

对在西北解放战争中奋斗和牺牲的前辈们最好的传承和纪念

《转折:1947 年中共中央在陕北》一书作者刘统(1951 — 2022),是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系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毕业,师从王仲荦、谭其骧。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在中国现代史、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有突出的成绩。

△刘统

在新书前言中,作者说,多年的研究使他深刻感到,研究历史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知道了结果,然后再来总结提高,把历史写得光辉灿烂;一个是回到历史现场,真实地还原当年的场景、当年的行动,从中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原来的印象是毛泽东挥洒自如,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胡宗南都要听毛主席的指挥。但是在考察的路上,我在弯弯曲曲的黄土高原丘壑中盘桓,进入那远离交通干线的深山小村庄。即使是今天交通如此便利的条件下,仍感觉非常艰难。我非常感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共中央领导人是怎么生存下来的?这是毛泽东革命生涯中的又一个艰难时刻,并不次于当年的长征。"

在写作过程中,刘统尽一切可能搜集资料,有了这些史料,才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真实的历史。他希望读者看了之后," 认为这是一部史料翔实、真实可信的研究专著,也是对那些在西北解放战争中奋斗和牺牲的前辈们最好的传承和纪念。"

现代快报 + 记者 白雁 出版社供图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范文静)

相关标签

陕北 国民党 延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